港媒记者探访大亚湾核电站:安全第一应急机制完善可靠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27  查看次数:656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福岛核泄漏事件后,核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接受记者访问时强调,大亚湾作为内地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于1994年商运时,己采用了成熟可靠的压水堆核电技术,充分吸取了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尔核电站事故的教训,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可靠成熟等特点。

  有关负责人称,大亚湾核电站从选址、设计、建造到当前的日常运营,自始至终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遵循一套完整的原则、准则和标准,通过完善的技术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为预防可能性很小的严重事故,大亚湾核电站在技术上有完善的专用安全设施,在管理上有完备的应急计划、应急设备和应急体系。

  一、选址远离自然灾害

  大亚湾核电站厂址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沿海地带,远离构造变形强烈的南北构造带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厂址附近无断裂带,历史上也未出现过超过5级的地震,厂址附近出现与本次东日本震级相当的地震概率非常低。而且大亚湾海域水深只有20至30米,附近有多个岛屿形成岛链作为屏障,不具备形成较大海啸的条件。

  二、安全设施严阵以待

  1、不怕失去厂内外电源:大亚湾核电站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过堆芯余热用二回路生成的蒸汽带动核安全相关的汽动给水泵向蒸汽发生器供水。同时二回路设有大气排放系统,失电后可通过自然循环冷却堆芯,将热量排向大气,避免反应堆压力容器中的温度和压力持续上升。此外,大亚湾核电站除按标准配备四台应急柴油机外,还设有第5台柴油机作为备用。

  2、安全壳容纳空间更大: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厂房是一个高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壁厚近1米,内表面加有6毫米厚的钢衬,防止放射性进入环境的同时,其容纳空间约49,000立方米,是福岛核电站(只有3,400立方米)的15倍,可以有效降低并稀释氢气浓度及延缓安全壳升压时间。

  3、沙堆过滤器: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能够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材料堆积起来的一个箱体,当气体经过箱体的时候,大部分放射性物质被吸附在沙子上。在安全压力升高后,通过沙堆过滤器的过滤作用,排放到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就大为减少了,同时安全壳泄压后可继续容纳事故生成的气体。

  4、氢气复合器:日本福岛核电站由于安全系统的所有电源丧失,无法抽水对反应堆进行降温,高温导致锆水反应生成氢气,遇到氧气发生了爆炸。对此,大亚湾核电站有专门的预防措施,即采用多种可靠的监测方式监测主系统中的氢气浓度,并通过氢气复合器和氢气点火器等专设安全设施,在氢气达到爆炸浓度之前,就把它化合掉,让它变成水,避免氢气爆炸发生。

  三、应急计划国际同步

  虽然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但是核电站必须预先研究制订对付严重事故的预案,这就是严重事故管理和应急计划。

  在安全措施和制度上,大亚湾核电站一直与国际保持同步改进。如在内地首先成功编制了《严重事故处置导则》(SAMG),可以稳妥处理各种超设计基准的事故,应对外部严重自然灾害。其技术以美国西屋公司通用严重事故导则(SAMG)作为参考,结合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和设备的特点,研制出适合于大亚湾核电站的严重事故处置导则。

  在管理上,大亚湾核电站建立了完备的应急计划、应急设备和应急体系,并进行定期的应急演习,确保核电站在可能发生事故时安全措施得到有序、有效开展。

  四、持续安全管理水平

  当前,能源供应日益紧张,而核电是当前唯一成熟、现实、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新能源。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尔两起事故对核电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此次日本福岛核事故必然引发国际核能界新一轮的反思,进一步推动核电技术的变革,提高电站安全性。大亚湾核电站表示,将积极落实国家核安全检查团的相关要求,并继续保持与国际核能组织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核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