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事件下的医学救援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2  查看次数:708

  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调宣部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将于2011年5月12日下午在武警总医院开展第四期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灾害事件和常态下的医学救援”, 将邀请有关专家结合自然灾害和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普及医学救援知识,增进公众维保障生命安全、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一、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1年5月12日下午3:30-5:30

  地点:武警总医院外科楼10层中型会议室

  二、主要话题:

  (1)灾害事件和常态下的医学救援综述(李宗浩)

  (2)中国国际救援队和灾害救援(郑静晨)

  (3)常态下的急救自救(万立东)

  三、活动背景

  我们心有余悸地记着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里发生那场世纪大灾难;我们惊心动魄地记着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2010年新年伊始,远在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发生了7.3级地震;海地地震三个月后的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地震……躁动的地球,就在我国盈江地震一天后,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此次地震海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破坏、财产损失等成为日本地震史上最为惨重的一幕。

  现代社会早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我们生活的社区密集人群最易受到灾害的危害,需要依赖他人的资源来维持生存,依赖他人获得食物、冷藏、燃料、能源和公共卫生,污水物处理。人类比以往更不能自给自足,更加脆弱。这些年来,我们经历了,研讨着,展望中,……越是现代化的人群,所受灾害的危害愈重而复杂,救援开展愈难而艰巨。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因此在抢救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当今社会常态下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自救互救生命链,这既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迈出实践应用的重大步伐。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交往日益密切频繁,以及有些灾害并无“国界”的态势下,互相帮助,发扬人道,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已成为共识。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而减轻灾害则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须的。所以,“医学救援”不仅是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进行着,更要在灾害发生前准备着。人类只有在灾害中取得勇于直面抵御的立扬,才能达到在医学救援中保护自身尽量减少伤亡的目的。

  四、专家团队

  (1)李宗浩

  简介:现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急救事业,主持筹建并在北京急救中心担任领导工作,是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急救医学专家。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获中国科协颁发的“解放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被联邦德国授予空中救援总部荣誉会员。首席急救专家,兼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总编辑,中国武警医学院、武警总医院首席急救专家,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成员,美国心脏协会(AHA)顾问。

  (2)郑静晨

  简介:专业技术6级,武警大校警衔,武警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中国杰出救援医学专家。2001年4月,郑静晨同志被任命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5年多来,他先后率队执行赴新疆伽师和阿尔及利亚等5次国内外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救治伤病员1500多人。特别是2004年12月,他率队赴印度尼西亚执行海啸医疗救援任务期间,带领医护人员克服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等困难,坚持24小时为灾民服务,先后为1.1万多名伤病员提供各种医疗救助,施行手术284例,成功救治危重病人440余例,受到印度尼西亚政府和当地人民的称赞,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荣誉。2006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3)万立东

  简介: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北京市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1976年开始从事医疗工作,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23年,成功抢救了大量的急危重病人和指挥多起北京地区的突发性意外灾害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2003年在抗击非典期间,指挥协调院前救治转运力量,承担了全市非典病人的转运工作,带队转运小汤山非典病人460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带领由297人和73辆救护车组成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四川实施医疗救援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为首都医务界赢得了荣誉;在北京奥运会7年的筹备时间里,组织筹划奥运会应急救治工作,与北京奥组委医疗部密切配合,制定各种奥运医疗保障预案和操作规范,为北京奥运会所有场馆场馆提供了191辆救护车和746名医务人员,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的保障任务;2010年又组织104人和23辆救护车奔赴玉树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