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3-05-26  查看次数:2104

    痢疾的病原体是由人体肠道内的志贺氏杆菌属所引起的肠道感染。其传播途径是直接经患者/带菌者的粪便传播,或间接经受污染的食物和食水传播。由于少量病菌已可引致感染,因此,病菌在家庭成员之间或校园/机构内蔓延的机会很高。儿童感染此病的情况尤为普遍。

    痢疾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3日,但可长至7日。发病初期,患者会突然发烧、腹泻,腹部绞痛、恶心或呕吐。粪便或会带血及黏液。有些患者的病情轻微或可全无症状。并发症包括大肠扩张,以及急性肾病。

预防方法

1、保持地方及厨房器皿清洁,并把垃圾妥为弃置。


2、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修剪指甲。


3、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亦应洗手。


4、食水应采用自来水,并最好煮沸后才饮用。


5、应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


6、避免进食高危食物,例如贝类海产、生的食物或半熟食物。


7、烹调食物时,应穿清洁、可洗涤的围裙,并戴上帽子。


8、食物应彻底清洗。贝类海产应在清水中洗刷和冲洗,再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其自然净化。内脏如无须保留,应加以清除。


9、易腐坏食物应用盖盖好,存放于雪柜中。


10、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海产,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雪柜上层存放熟食,下层存放生的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11、雪柜应定期清洁和融雪,温度应保持于摄氏4度或以下。


12、食物应彻底煮熟。


13、不要徒手处理熟食;如有需要,应戴上手套。


14、食物煮熟后应尽快食用。


15、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应该加以冷藏,并尽快食用。食用前应彻底翻热。变质的食物应该弃掉。


16、感染此病者及无症状的带菌者均不应处理食物和照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