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种防治非典药物问世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3-05-28  查看次数:1333

    昨日,武汉大学宣布:世界上第一种预防和治疗SARS病毒的多肽药物26日晚在该校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研制成功。

    负责这一课题研究的中科院院士、武大生命科学学院现代病毒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田波教授告诉记者:武大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经过1个半月的联合攻关,在4月13日就找到了抑制病毒的多肽药物,现已完成了抗SARS病毒实验,并定量测出了这种多肽药物作用的浓度:即在10亿分之几克分子的低浓度下,即可阻止SARS病毒进入细胞。SARS病毒侵入人的细胞首先要跟人的细胞膜产生融合,然后病毒的遗传物质才能进入细胞进行复制。而它要进入细胞,病毒蛋白中的HR1、HR2两个多肽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抓住的就是这个七寸。简单地说,就是这种多肽药物能在SARS病毒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将其卡住,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这种药物如果制成喷剂,喷入鼻孔可防止非典感染;制成针剂注射治疗,可阻止非典病毒在患者体内扩展。现在中国已经测定了六种病毒,病毒的变异对疫苗的研制有很大威胁。艾滋病的有效疫苗难以研制,就是因为其变异速度太快。但我们现在研究成功的这种多肽药物,是针对SARS病毒较为固定的HR1和HR2的部位着手,应该不受变异的影响。

  但田波院士表示,要将该药剂制成临床成品药,还有几个步骤。日前,国家已宣布可对抗非典药物研究的相关工作特事特办,如果顺利的话,预计成品药今年底便能研制成功。如将该种药物投入批量生产,其成本不会太高,以喷鼻剂为例,其成本应不会超过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