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服用预防非典中药方剂后有反应?

来源:北京卫生信息网  作者:常章富  发布时间:2003-06-01  查看次数:1014

  按中医理论讲,上述因服用预防非典的中药方剂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为脾胃功能失调,胃气不降,脾不升所致。引发的原因从理论上说可能有以下几点:
    1.服用者原本胃虚寒,而所服用的中药方剂又偏于寒凉,或直接服用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冷的药液或袋装中药汤剂,致使寒邪再伤脾胃,胃肠功能紊乱。
    2.服用者对所服中药方剂中的某味高度敏感,服用后因过敏而引发胃肠功能紊乱。
    3.所服中药方剂中所用的药物,由于保存时间过长或不当而变质,服用者服用了变质的中药饮片所煎出的药液或袋装中药汤剂,引发胃肠功能紊乱。
    4.药材饮片质量欠佳,内有导致腹痛腹泻的杂质或伪劣品,而调剂人员又没有即时发现与挑拣,遂使自煎的中药药液或袋装的中药汤剂中混入了杂质与伪劣品,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至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每一个服用者,到底是上述哪一种原因所引起,还需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判定。服用者在用药后,若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一般在停药1~2天后这些症状即可消除。若停药2天后仍不消除,就要去医院就诊。
   为了防止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每一位服用者与调剂者应做到:
    1.服用前最好询问中医,让中医为自己判定能否服用待服的中药方或袋装中药汤剂;
    2.既往已知自己对某种中药有过敏史者,在服用前一定要仔细察看所用中药方或袋装中药汤剂中有无能引起自己过敏的品种,若有就将其去掉或不用。
    3.所服用的药液或袋装中药汤剂不宜保存时间过长,自己煎煮的药液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袋装中药汤剂一般不超过1周,若发现药液已腐败发馊变质,应废弃不用。
    4.药液与袋装中药汤剂宜温服,而不宜凉服。对从冰箱中取出的药液或袋装中药汤剂,应加温后服,切忌为图省事而冷服,以免因其冰冷而伤脾败胃。
    5.调剂人员要严把质量关,拣去饮片中的杂质与伪劣品,更不应掺假;服用者要到信誉高的正规药店去抓药或购买预防非典的袋装中药汤剂,切忌为图便宜而到地摊或非正规药店去抓药或购买预防非典的袋装中药汤剂,以免受骗上当。
   为什么有的人服用预防非典的中药方剂后出现口干、咽痛、痰多、伴头晕、嗜睡、乏力等症状?
   按中医理论讲,上述因服用预防非典的中药方剂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大概是服用者原为阳盛体质,或为内有湿热,而自己却全然不知,甚至误认为体虚,盲目服用了中药方,致使内火愈炽,火热炎上,灼津生痰,或湿热更盛,困脾上犯,诸症蜂起。服用者的服用偏于补虚的中药后,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一般在停药1~2天后,这些症状即可减轻或消除。若停药2天后仍不减轻或消除,就要去医院请中药予以治疗。
   为了防止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服用者在服用预防非典的中药汤剂时,必须在服用前先向中医咨询,请中医来判定自己是否体虚,能否服用偏于补虚扶正的中药方或袋装中药汤剂。切忌道听途说,盲目滥服偏于补虚扶正的预防非典的中药,以免因误补而加重原有病情或引发新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