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凝聚青年公民精神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3-06-03  查看次数:1264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不同寻常,因为此时此刻,人类正在和SARS病毒进行恶战,主战场就在中国。这一灾害是对政府的一次严峻考验,但也同样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它首先考验的,是民众特别是青年的科学理性和公民精神。

  这样的科学精神,就是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能否从容面对、理性思考。

  面对SARS病毒,我们可以通过全世界科学家的合作,用科学来战胜它。但是,一个民族科学精神的培养,比这需要更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科学的力量是抵御病毒侵蚀人的生命健康的关键,而科学精神则是增强国家和民族免疫力、使国家和民族面对灾难临危不乱的制胜法宝。

  所谓公民精神,就是在任何时候都具备权利意识、平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敢于克服一切困难,面对一切灾难。在和平安宁时代是如此,在灾难发生的当口亦如此。爱国、社会责任,这些词,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社会危机面前,是如此的具体和细微!

  在危机面前,你可以成为冲在第一线的志愿者。你可以捐出哪怕三元五角的一点心意,积点滴成江海,切切实实地改善一线战士的医护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地降低危险。你可以在医院血库紧缺的时候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把你滚烫的热血奉献前方。你可以响应团组织的号召,在可能的范围内奔赴农村和西部地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在危机面前,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且多加小心,按医学专家所说的,注意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你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从此开始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你保护好了自己,也就保护好了别人;你保护好别人,也就保护好了自己。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别人负责;对别人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这句话在平时很深奥,可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它是多么的具体生动!

  人类永远会面临种种可知和不可知的危机和灾难,我们无从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危机和灾难的态度和方式。是理性还是盲目?是勇于承担还是放弃责任?这是个问题,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从危机和灾难中凝聚我们的科学精神和公民精神,是“不幸中之万幸”,是中华民族走向成熟和进步的一个契机。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具体而微的细节和小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