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病是一种由存在于环境中的李斯特菌而诱发的疾病,此病目前虽不多见,但死亡率高达30~35%。世界卫生组织的情报工作组在调查中发现,李斯特菌传播给人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水源到厨房的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它既能随食品原料进入食品加工厂,也可由灰尘或排泄物经工作人员带入,污染工作场所机机械设备,进而污染食品。李斯特菌能在2.5~42℃的温度下生存,以4~6℃时繁殖最快,能在家用电冰箱下层的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同李斯特菌关系密切的还有带菌率较高的食品,主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特别是牛肉制品;蔬菜、沙拉及海产品。
新生儿、年老体弱、饮酒过度、滥用药物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李斯特菌。此外,糖尿病和孕妇感染率也较高。患病后患者表现有呕吐、腹泻、肝肿大、败血症,可出现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等症状,还可引发流产、脑膜炎等。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预防李斯特菌感染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李斯特菌的生存和繁殖,切断传播途径,使其在食品中的数量减少到最小程度。专家们建议在所有的食物加工环节中建立严格的控制与消毒程序。对于与李斯特菌关系密切的食品进行严格消毒、杀菌是降低李斯特菌数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