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疑似猴痘病例续增 仍无死亡病例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3-06-14  查看次数:1608


美国威斯康星州中部一对年轻夫妇前不久在母亲节的活动中,购买了两只95美元的土拨鼠。现在,他们和3岁的女儿一起疑因土拨鼠感染猴痘(monkeypox)被隔离在家,不得外出。

28岁的考查(Tammy Kautzer)对美联社表示,“他们要求我们在伤疤解痂脱落之前不能外出。我身上现在只有一些伤疤了,女儿身上的伤疤全掉了。”

美联社10日发布的最新消息说,卫生部门共在威斯康星、印第安纳和伊利诺伊等三州确认发现了33宗猴痘病例。此前一天,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猴痘病例已增加到至少40起,但只有7名病人留在医院接受治疗,相信他们在接受治疗及卧床休息后便可康复。迄今为止并没有感染者死亡。

美国疾病管制中心所属的全国传染病防治中心副主任欧斯楚夫说,这些病例迄今仅有极少数被证明是猴痘病例,且未有人因此病症死亡,卫生当局尚未发现「人际传染的讯息」。

美国医学界人士强调,人类感染了猴痘病毒后,潜伏期长达12天,若及时作适当治疗,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致命,但会发高烧、发冷及出现红疹等症状。皮肤起疹是猴痘的主要特征,正在调查的病患大多经历发烧,他们年龄从四岁至四十八岁不等,目前正处于不同阶段的复原状态。猴痘病毒通常只在非洲雨林出没,威斯康辛、伊利诺和印第安纳州从五月中旬陆续发现此类病例,患者出现发烧、出汗、发冷、咳嗽和疱疹等症状,疾病管制中心在检验生病草原土拨鼠的组织样本后,证实是猴痘或类似病毒。美国卫生部门相信这种在西半球首次出现的类似天花的疾病不会由人传染给人,但仍努力控制其进一步传染。

美国官员认为,一批夹带一只生病甘比亚鼠的草原土拨鼠可能是感染源,甘比亚鼠是非洲原生动物,据知很容易感染猴痘病毒,却被销至美国当宠物出售。

香港特区政府渔农署证实,香港禁止进口美国土拨鼠。渔农署表示,被视为美国猴痘疫症传播源的土拨鼠不是香港原生的野生动物。所有进口的哺乳类动物必须获渔农署签发许可证,署方以往没有批准土拨鼠进口,现在更会禁止进口。

香港媒体引述渔农署发言人的话表示,香港以往并未发现有人和动物感染猴痘病毒,但渔农署将保持警觉。渔农署正向美国方面了解预防猴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