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王”病毒养出非典疫苗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3-07-24  查看次数:1123

    据羊城晚报报道,记者昨日获悉,广东SARS灭活疫苗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确定了两个代表性疫苗毒株———“毒王株”和“淘大花园株”,由此制备的疫苗可以令小鼠、大鼠、兔、猪、马、猴等7种动物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同毒株的抗体可以交叉保护。
毒株来自毒王和淘大花园
  广东发生SARS以来,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先后分离到100多株SARS病毒。广东省非典科技攻关灭活疫苗专题组从中选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毒株为“灭活疫苗毒株”。“毒王株”来自中山二院一名病人,因接触广东传染性最强的病人2月5日发病,取其咽喉分泌物培养出Y3株;“淘大花园株”来自一名居住在香港的广东人,在淘大花园感染,回江门探亲发病,4月23日死亡,取其咽喉分泌物培养出F69株。
  灭活疫苗专题组负责人陆家海博士介绍,这两个病毒株传染性强,来源和背景清楚,已经测定了基因全序列,可以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源源不断地供应,因此确定为“灭活疫苗毒株”。
两株病毒抗体可交叉保护
  专题组3个月来对七种动物共249支注射疫苗,其中Balb/c小鼠138只、C57小鼠30只、Wistar大鼠30只、新西兰兔10只、猪30头、马9匹、恒河猴2只。所有动物均在注射后的7~10天产生保护性抗体,可以有效抵御SARS病毒。令人惊喜的是,使用“毒王株”和“淘大花园株”分别免疫动物,产生的抗体有交叉保护作用,即“毒王株”抗体可以抵御“淘大花园株”病毒攻击,反之亦然。证明SARS病毒虽然发生了基因变异,抗原性却相对稳定,因此不必像对付流感病毒那样根据不同毒株生产不同的疫苗。
  陆家海透露,灭活疫苗已经令猴子产生保护性抗体,这是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接下来只要通过猴子的攻毒试验和人体试验,疫苗就可宣布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