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部门说深圳目前不可能爆发登革热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3-08-04  查看次数:1329

    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经过深入调查后于日前宣布,深圳市目前不可能爆发登革热,但仍须提高市民灭蚊防病意识、加大灭蚊工作力度。

    白纹伊蚊(俗称为花斑蚊)叮咬是“登革热”传播的主要途径,深圳各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到9个居民小区943户人家,展开了蚊子幼虫密度的调查工作。调查显示约78%的小区蚊媒密度指数未超标准,反映蚊媒密度的布雷图指数基本保持在警戒线以内,其中布雷图指数最低的是1.3,总体情况较好。但一些老居民区的灭蚊形势不容乐观,有3个小区的布雷图指数超过了20,布雷图指数最高达21.1。布雷图指数超过20的地区,一旦有登革热病人出现,就有发生登革热流行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大灭蚊力度,尤其要及时清除小区内各种污染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

    卫生防疫人员发现,有些住户家里泡水养殖的富贵竹、台湾竹等水生植物,由于盆中之水日久不换,导致蚊子虫卵孳生。专家提醒市民对泡水养殖的家庭植物不要进行续水,而是要经常换水,每周至少换一次。

    据介绍,深圳市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登革热”的流行,2002年全市共发生登革热疫情6宗,非本地感染病人3例,外地输入病人3例;今年截至8月2日,确诊的登革热患者仅有一例,该患者目前已经痊愈。

    7月至11月为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目前深圳市已经制定了登革热防治方案,每个居住小区均设立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选择100所房屋,每月一次定点、定人检查贮水容器伊蚊幼虫孽生情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