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在我国占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而实践证明,冠心病的多种发病因素都与膳食有密切关系。
济南市中心医院万艺和焦芳珍最近在济南市2003年学术年会上提交的论文显示,食盐摄入过量易引起高血压、血管硬化,从而诱发冠心病。而与体力劳动者相比,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更易患上冠心病。
万艺和焦芳珍对该院80名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将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与标准供给量相比较。结果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不仅与嗜咸程度有关,食盐摄入越多,越容易诱发冠心病,而且还与职业有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更易诱发这一疾病。这是因为,食盐在体内储留不仅增高血液粘度,妨碍血液循环流畅,增强血管壁周围阻力,使血压升高,并且阻碍了许多有效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食盐摄入后,几乎全部被消化吸收,主要经肾脏随尿排泄,少部分由汗液排出。在被调查的80例病人中,体力劳动者虽然摄入食盐过量,但日常工作中由汗液排出的食盐多,机体消耗的也多,从而降低了发病率。而脑力劳动者因工作环境较优越,由汗液排出的食盐少,食盐只能从尿液中排出,排泄渠道少,丢失少,使其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最后诱发冠心病。
他们认为,正常人日常生活中每天摄入食盐的量应为8至10克,冠心病患者需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食用少盐多醋的膳食,都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