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中国血友之家”联谊会上,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到目前为止,全国血友病患者中已有62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而这些病人大都于1994年~1995年使用过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八因子”。“血友之家”秘书长紧急呼吁:“所有的血友病人必须紧急进行HIV检测。”
90%感染者在上海
■第一例被发现的血友病感染艾滋病毒患者,是位15岁少年,4年前死去。
62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上海54人,北京1人,其余的病例来自湖北、西安、东北、浙江等地。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才12岁。目前“中国血友之家”能联系到的血友病患者有3000多人,北京有100多人,“血友之家”秘书长关涛紧急呼吁:“所有的血友病人必须紧急进行HIV检测。”
1999年,上海一位15岁的少年被推进冰凉的太平间。他不但患有血友病,还有艾滋病和丙肝,这是第一例被发现的血友病感染艾滋病毒病例。
2001年9月,6名北京血友病人一起进行手术,手术之前要进行常规的HIV、HCV检测,结果发现,其中一人的HIV检测呈阳性。“这是北京的血友病患者中,惟一一位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关涛说。
救命药竟成杀手
■当年上生所生产的“八因子”没有经灭活处理,非法采集的血原料成为致命毒源。
到目前为止,上海感染艾滋病和丙肝病毒的血友病人已经达到了54人。这些病人的病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于1994年~1995年使用过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八因子”,感染了丙肝、乙肝。
作为药物的“第八凝血因子”是一种血液制品,1995年之前,国内甲型血友病患者大量使用的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人”凝血因子。血制品的基本原料就是人体普通的鲜血,经加工制成成品。但如果凝血因子没有经过灭活处理,是非常危险的。
老吴的儿子就是那位首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去世的血友病患者。老吴从一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的非法采血在河南等省造成了艾滋病扩散,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血源有可能来自这些省份。
携毒药品可能数以千计
■千份血浆混合后,病毒稀释,发病期延长,现已进入高发期。
关涛说:“据我们了解,1995年以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八因子’中,一共有十几个批号可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个批号大概有1000只以上,所以使用的概率非常大。”
“只要有一份血浆被感染,千份血浆被混合后,病毒就会被稀释。所以病毒的潜伏期很长,会有5年~10年。现在这批病人正好已经进入了高发期,那名15岁少年只是一个开始。”关涛告诉记者,据他们多方调查发现,在北京,除了上述的一位血友病患者确定体内感染了HIV外,另外还有5位血友病患者表示使用过上海的“八因子”。
卫生部早已下达禁售令
■受害者得到10万元补偿及生活补贴。
1995年7月20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禁止生产和临床使用未经病毒去除或灭活的凝血因子类血液制品的通知”。通知中,卫生部明确表示:以往国内生产销售的凝血因子类制品均未经过可靠的病毒去除或灭活,应用这样的制品存在着传播血液性疾病(如乙型、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严重危险。卫生部因此严令:各有关血液制品生产单位1994年12月31日前得到的凝血因子类制剂生产批准文号一律作废,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
据悉,老吴和其他50多位受害者先后得到输血的提供方上海新华医院、上海血液中心等提供的一次性赔偿10万元。目前,有上海户口的血友病人如果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每人每月可得到1000元的生活补贴,并且可免费得到所有治疗血友病和HIV的药物。(来源:北京晨报)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