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指出,广州目前仍未完全度过sars流行期。
在谈到今年非典病例时,钟南山说,今年广州发现的四例确诊sars病例都没有传染性,而且病情都比较轻,通过观察,sars病毒已经变异是完全有可能的。
钟院士还说:“根据去年的经验,说广州现在已经度过sars流行期还为时过早,不过可以非常肯定的是,今年广州就算有sars也不会像去年那样爆发流行。”
当被问及sars疫苗研制进展时,钟南山说,他参与研制的灭活疫苗今年不可能用在人的身体上,必须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检测,要对安全性做准确的评估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也就是说灭活疫苗要最终用到人体最快也是两年后的事。至于是否有效,则只有等sars再次发生的时候才能最终验证。(记者林靖峻,通讯员贺小伶、刘丹)
今年以来广州已确诊四例sars病人,不过记者昨天采访却获悉,这几例病人并非临床诊断病例,而全是实验室诊断的病例,原因是他们的临床表现与去年的sars病人有很大不同。
接受记者采访的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萧正伦教授。他说,今年发现的sars病人与去年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传染性,与他们接触的人没有一个被传染;其次是退烧速度快,入院两三天就可以退烧,去年很多sars病人发烧都在一个星期以上,且病情加重得很快;第三是今年的病人对抗生素治疗很敏感,一用药就有效,而去年的sars病人用抗生素治疗基本没有效果;第四是这些病人都没有明确的病毒接触史。
“今年的sars病人,严格地说,他们抗体检测呈现阳性,是实验室确诊病例,不是临床确诊病例。”萧副所长说。
“这些不同会为确诊sars病人带来困难吗?”记者问。
萧正伦说:“会。因为如果将去年定下来的非典诊断标准往这四位病人身上套,几乎都不成立。而目前实验室检验本来就还没有确诊的‘金标准’,所以要把一名病人列为疑似病例,尤其是要确诊为sars病例,确实需要一定的观察和检验时间。”
“不过,”萧教授说,“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我们在治疗上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现在的治疗方法效果很好,就算非典重来,大家都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