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禁"的SARS何以逃逸?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4-04-27  查看次数:1606

    SARS又卷土重来!北京、安徽分别发现非典疑似病例,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防治SARS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才停止几天的SARS疫情报告再次恢复,紧急寻找和患者与疑似者的密切接触者,旅游、交通等相关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有游客去旅行社要求取消五一长假的旅游,……凭心而论,经历过去年抗击SARS战役的人们,自信、成熟多了,恐慌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毕竟SARS至今来历不明,防治疫苗也尚在研制中,所以还难免有谈虎色变之感,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应该说无可厚非。

  所幸,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这次SARS病例出自实验室。据调查显示,北京22日报告的非典疑似病例李某和安徽患者宋某有流行病学关联。因为李某于3月29日至4月2日期间曾在北京健宫医院护理过住院的宋某。而北京市23日新报告的1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杨某,和安徽患者宋某曾同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形态实验室工作。据此专家初步判定,此次疫情可能源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现在,曾与他们密切接触者已经全部隔离观察。卫生部也已部署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实施封闭,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观察措施,组织专家对实验室实施采样检测,追查感染来源。

  原来如此!源头清楚,原因查明,人们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些,如临大敌的空气淡化了些。但是同时也不禁要问:有关实验室为什么如此轻敌,如此大意,如此不设防,竟让“囚禁”中的SARS妖魔附着人体趁机逃逸、肆虐?责任心哪里去了?规章制度哪里去了?诚然,人类对SARS的认识远未抵达“自由王国”,国外也有SARS从实验室趁虚而出的先例。可是我们还是难以原谅这样的事故,忍不住要认真地追问:实验室严密控制、积极防范的措施是否真正落实了?是否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恪尽职守了?有没有检查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还存在疏漏?这可绝非开玩笑的事呀!

  自去年夺取抗击SARS的阶段性胜利后,上海的防治工作即转入常态长效管理。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思想不懈、工作不弱、局部加强”的原则,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市、区两级CDC和覆盖全市的160家非典监测医疗机构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可疑发热病人监测和筛查工作从未中断,非典疫情的每日“零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也始终在严格执行,这使我们感到欣慰。真心希望此次京皖SARS新病例的坏事能变成好事,成为严防死守SARS妖魔的一声新号角,警钟长鸣的一个新号令,丝毫不懈怠、丝毫不马虎、丝毫不轻心。这也就是“以人为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