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监管任重道远,南京惊现黑卤菜群坊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4-05-21  查看次数:2266

   黑作坊生产问题卤菜已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如果一个村里聚集了数十家黑作坊,并生产大量问题卤菜流

向街头的卤菜摊点,那问题就严重了。昨天,一名市民拨通了本报热线报料,称一个大规模的黑作坊就坐落在南

京建邺区沙洲镇。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接到报料后,立即驱车赶到位于沙洲镇的朱家窝村。为了不打草惊蛇,记者将车停在

一公里以外的地方,佯装成购买卤菜的饭店工作人员,走进了这个被当地人戏称为黑卤菜批发市场的村子。刚到

村口,就有一股股扑鼻而来的腥臭味令人窒息。“你只要站在河堤上往下看,凡是有烟囱的地方全都是卤菜加工

点!”记者按报料人所说的那样,上了村子旁边的那道河堤,果然看见那一片片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房上,数十

个烟囱正在往外冒烟。

  记者随即走进村子,来到靠近一个池塘边的一家黑作坊里,几名工人正在加工刚买进来的生猪头。黑黑的水

泥地上,污水和血水夹杂在一起,大量苍蝇在房间里飞舞。不远处,一只大锅里盛满已经烧得沸腾的沥青。要开

始剃猪毛了,只见一名工人,将地上一只带血的猪头拿起来,提着猪耳朵,像吃基尾虾蘸调料一样,往沥青里滚

了一圈,立即提上来,往脏水里一扔,另一名工人随即用手扒了几下,刚才还是毛茸茸的猪头,转眼间就变得又

白又嫩了。也许是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两人拔猪毛的动作之熟练,让记者大开眼界。不一会儿,20多只猪头全

部弄好,都堆在污水横流的水泥地上。

  接下来就是第二道工序了,两名穿着胶靴的妇女,带着小刀走了过来,她们就地将拔过毛的猪头按在地上,

用小刀开始刮猪嘴和猪耳朵里的脏物,一切都弄好后,一名工人拿来一根水管,对着堆在地上的猪头冲了冲水,

就放进大锅里开始加火煮了起来。

  在另一家黑作坊里又是另一番景象,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到处都摆放着一堆堆刚出锅的猪头肉,三四名妇

女蹲在地上忙碌着。
  一名男子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所有做卤菜的都是这样,现在摆在地上的是半成品,待拆了骨头后,还要重新

回锅加工,这样一消毒就什么事也没有了。正说着,旁边一房间里走出一女子,提了一桶衣服来到这里,将水龙

头打开开始洗衣服,她还找来一块木板,在上面捶起衣服,大量肥皂水流进了猪头肉里。“这再上锅里煮时还要

洗吗?”一名妇女告诉记者,不能洗,如果洗了就没有原汁原味了。

  离开这家作坊后,记者又在附近绕了一圈,发现有的黑作坊做的比较隐蔽,不但紧锁着大门,而且还有大狼

狗守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暗访,记者发现这几百米的地方,竟有数十家这样简陋的黑作坊,有的厨房竟和简易

厕所仅一门之隔。

  这样的条件下生产的卤菜都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昨天中午11时许,也是这些黑作坊对外送货的时间,于是

记者决定跟这些送货车一起看个究竟。

  11点30分,一名男子骑一辆摩托车,车后面装着一只很大的绿色塑料筐,里面放着大量猪头肉、鸭子等卤菜

,上面盖了一层白布,这样就上路了。为了不让对方发现,记者开车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尾随而去。该男子骑着

摩托车沿凤台南路上了雨花西路往卡子门方向急驶而去。当行驶到雨花台南门广场时,那名送货的男子好像是发

现有人跟踪,突然走起了反道,将记者给甩了。记者根据该男子一开始行走的路线,估计到他要去的方向,急忙

绕道而行,终于在21世纪广场又追上了该男子。该男子见甩掉了盯梢者,随即又上了雨花东路,钻进了养四红村

的一个小巷里。原来这里有一个小农贸市场,该男子在一家标有“川味拌菜”的卤菜店门口停了下来,将一筐卤

菜搬进了店里,10多分钟后,该男子又匆忙离去,不一会儿,一块块香味扑鼻,滑光发亮的猪头肉就摆上了厨柜

,开始卖了起来。

  这么多黑作坊在这里生存,当地居民为何不去举报,有关部门为何不去查处,这些黑作坊的老板又为何有这

么大的胆子在这里肆意生产这样的卤菜?本报明日将继续跟踪报道。

http://www.jschina.com.cn/gb/jschina/news/jiangsu/in&co/userobject1ai45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