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为期2年的试验显示行为干预有助于预防淋病和衣原体感染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4-12-24  查看次数:1446

    美国圣安东尼奥市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Shain等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行为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淋病和/或衣原体的单次、多次感染以及高危性行为的发生。

      在美国,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美国妇女受性传播疾病(STD)的影响最严重。该试验目的为确定美国少数民族妇女行为干预治疗预防淋病和衣原体感染的长期效果以及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干预治疗有效性的变化,并评价在标准的干预治疗后进行互助讨论所能获得的额外效果。

      该试验共纳入775例患非病毒性STD的非洲裔和墨西哥裔美国妇女,全部患者均在基线感染治疗1个月内加入试验,并随机分配到对照组(276例)、标准组(237例,接受3周培训)和强化组(262例。除3周培训外,受试者还有机会参加每月1次、连续5个月的互助讨论),在试验的第6个月、1年、18个月和2年的时间点进行随访和STD筛查。主要转归指标为再次发生淋病和/或衣原体感染,次要转归指标包括危险的性行为。采用卡方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各种特性的组间差异。

      试验结果显示,全部入选患者中,第一年和第二年保留率分别为91.4%(N=709,强化组90.1%,标准组92.4%,对照组92.0%)和91.2%(N=707,强化组90.8%,标准组89.9%,对照组92.8%),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第一年(26.8%)、第二年校正感染率(23.1%)和累计校正感染率(39.8%)显著高于强化组(分别为15.4%,P=0.004;14.8%,P<0.03;23.7%,P<0.001)及标准组(分别为15.7%,P=0.006;14.7%,P=0.03;26.2%,P<0.008)。强化组中参加互助讨论(支持组)妇女的第一年校正感染率(12.0%)及累计校正感染率(21.8%)最低。总体上接受行为干预治疗的妇女,尤其是选择加入支持组的妇女再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Shain认为,在第一年内支持组似乎更有利于降低危险因素。

     点评 通过为期两年的行为干预试验,能有效降低非洲裔和墨西哥裔美国妇女淋病及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及高危性行为的发生。

摘自:http://www.cmt.com.cn/article/041223/a0412231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