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通报2004年第四季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1-21  查看次数:1335

    2004年第四季度,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43起,中毒2163人,死亡18人,涉及100人以上的中毒6起。与上季度相比,中毒起数减少67.7%,中毒人数减少62.3%,死亡人数减少80.9%。与去年同期相比,中毒起数减少44.2%,中毒人数减少16.1%,死亡人数减少70.5%。

    该季度,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化学性中毒,分别占报告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34.9%和61.1%;中毒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中毒,占中毒总人数的38.5%。化学性中毒病死率最高,达2.3%,其次是有毒动植物引起的中毒。与上季度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大幅减少,报告起数减少87.3%、中毒人数减少80.9%、死亡人数减少100%,主要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57.1%、30.2%、77.6%;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58.8%、50.3%、20%;不明原因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与去年同期持平,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4.7%、40%。

    在集体食堂、家庭、饮食服务单位和其他场所中,其他场所中毒的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2.5%。家庭仍是本季度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场所,其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6.7%。与上季度相比,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减少79.2%、77.4%,死亡人数减少2人;家庭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85.5%、89.1%、85.9%;饮食服务单位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减少56.3%、62.6%,死亡人数增加100%;其它场所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增加90%、201.9%,死亡人数减少40%。与去年同期相比,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83.9%、74.5%、66.7%;家庭食物中毒报告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57.1%、75%,中毒人数增加4.2%;饮食服务单位食物中毒报告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2.5%、33.3%,中毒人数增加37.6%;其它场所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增加90%、104.9%,死亡人数减少57.1%。

    该季度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的20.9%、27.1%,不明原因和化学性食物中毒是学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与上季度相比,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减少55%、53.2%,无中毒死亡人数。该季度,全国共报告剧毒鼠药中毒5起,中毒18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33.3%;家庭是剧毒鼠药中毒及死亡的主要场所,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占全部剧毒鼠药中毒的60%、50%、66.7%,发生在家庭的剧毒鼠药的病死率为44.4%;无发生于集体食堂或学校的鼠药中毒。与上季度相比,剧毒鼠药中毒的报告起数持平,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4.3%、25%。

    据分析,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病死率最高,为2.3%,报告的死亡人数也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61.1%;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剧毒鼠药、亚硝酸盐和有机磷农药。剧毒鼠药中毒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可见国家禁止剧毒鼠药的措施是有效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8起,中毒832人,分别占总报告起数、总中毒人数的18.6%、38.5%,无死亡。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受季节气候原因影响,学校食物中毒的报告大幅减少,12月份为今年学校食物中毒报告最少的月份,共报告学校食物中毒2起,97人中毒,无死亡,占该季度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的22.2%、16.5%。学校食物中毒仍以微生物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为主。

    卫生部要求,加强春运、春节期间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同时,继续加强重大食物中毒报告管理制度,继续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和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法律知识培训工作。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