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易生病,补点VA试一试

来源:省疾控  作者:张渭斌  发布时间:2005-04-14  查看次数:1404


    在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小宝宝,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反反复复地发生。了解情况后,常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有偏食的不良习惯;这样容易导致体内营养素的不均衡,其中维生素A缺乏便是引起小儿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报道,我国12%的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维生素A导致了免疫功能降低,出现经常患病,生长不良。
    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为视黄醇。维生素A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构成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缺乏时可导致夜盲症。②维持皮肤、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缺乏时可引起眼结膜和角膜干燥,泪腺分泌减少,称为干眼病,严重时还会造成角膜软化甚至穿孔。皮肤改变为毛囊角化,皮脂腺、汁腺萎缩。③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故有“抗感染维生素”之称。缺乏时身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增加。④促进生长和骨的发育,严重缺乏会影响儿童长骨的增长,出现身高落后。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来自食物。动物性食物中能直接提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是动物肝脏、奶类和蛋类,而猪肉、牛肉中含量则较低。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的为胡  萝卜素,它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但在肠道里的吸收利用率很低,大约只有维生素A的六分之一。
    当今,人们开始重视“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儿童,虽无维生素A缺乏的症状,外观貌似健康,但抗病力低,生长发育迟缓,易患感染性疾病,如测定血浆维生素A含量则低于正常水平。一般医生会通过询问儿童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的膳食安排,体格检查及一些实验室检查来确定“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状态。
    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关键是平时要注意儿童膳食里营养素的平衡,如能经常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含胡萝卡素较多的深色蔬菜,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A缺乏。值得一提的是,吃胡萝卜时,在烹调时要多加点油,因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如果膳食里没有足够的脂肪,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会大为减少。小年龄儿童尤其4岁以下儿童是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对象,孕妇和乳母应多食一点以上食物,以让新生儿和乳儿有充足的维生素A;人工喂养儿童则可选用含维生素A的婴儿配方奶粉。一旦确诊为维生素A缺乏症或是无明显症状的“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状态,除调整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外,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维生素A制剂,但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以免过量而引起急、慢性中毒。此外,也不能过多进食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和桔子,以免大量胡萝卜素堆积在血中,发生胡萝卜素血症,致使皮肤包括手掌和足底部位黄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