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场合不会感染艾滋病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4-26  查看次数:1533

    由于对艾滋病的无知和恐惧,一些人对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感染者采取冷漠、疏远的态度,歧视、排挤他们,而这些不良言行会使病人和感染者感到难于生存,产生变态心理,甚至诱发恶性事件。有的企图自杀;有的图谋报复,有意通过性行为或其他途径将病毒传给他人。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不应出现下述情形。
1、 对家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人予关怀照顾,甚至将其赶出家门,致使其露宿街头,流落他乡。
2、 某些机关、学校、商店、工厂,一经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不仅将其开除,而且其直系亲属也遭株连,被辞退。
3、 有学校得知某学生的亲属(如父母等)感染了艾滋病毒或患艾滋病,即勒令其退学。
4、 拒绝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往来、交谈,远远避开。
5、 邻居有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人,举家搬迁。农村某地曾发生几户人家凑钱,让患者全家搬离的事件。
6、 听说某医院住有艾滋病人,不敢到该院看病。
7、 明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不采取安全性行为,仍将艾滋病毒传给性伴侣。这是十分不道德的犯罪行为。
8、 某人有过性乱行为,即使经医生明确作出否定性诊断,仍疑心自己患了艾滋病,反复要求检查并宣称自己有种种症状。
实际上,艾滋病毒的生存条析较为苛刻的,其必须在特定的人体细胞中“栖息”,离开这样的环境则很死亡。因此,在下述场合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握手、饭店、餐馆、厕所、喝水、钞票、公用电话、电影院、游泳池、淋浴、体育馆、办公室、待客、病房探视、医院看病 、学校、谈话
就是说,只要你约束自己的性行为;不吸毒;不盲目使用血液制品……你就不必战战兢兢地生活。恐惧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