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连死亡婴儿的赔偿金都敢伸手要,还有什么不敢拿的”
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发现“回产奶”……乳品行业的质量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过,提到劣质奶粉,许多人仍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安徽西北部的阜阳。
尽管自从2004年6月开始,这里就再也没有发现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头大、嘴小、浮肿 、低烧”的大头婴儿,即便是在最偏僻的乡村小卖铺里,也找不到劣质奶粉的影子。但是,12名婴儿死亡、189名婴儿严重营养不良、市长道歉、副市长被责令辞职、假撤职闹剧……阜阳奶粉悲剧的阴影挥之不去。
“100万也换不回我的孩子”
33岁的张林伟是阜阳市颖泉区周棚镇人,2003年8月13日,他的女儿张蓉蓉因为服用“绿元牌”奶粉引发营养不良综合症,孩子死时还不到5个月。
6月29日,当《望东方周刊》记者来到张林伟的家里时,他正与妻子抱着才出生3个月的儿子俊俊在屋门口纳凉。小俊俊粉嘟嘟的脸蛋,躺在母亲的怀里,睁着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世界。如果没有姐姐的死亡,他可能不会来到这个世界。
“俊俊妈还是没有奶水,主要还是吃奶粉,”张林伟指了一下堂屋桌子上一罐打开的雀巢奶粉,“这是名牌的,62元一桶,已经吃了十几桶了。”
“碘超标的是雀巢奶粉的另一种,我买的不是那种,”张林伟特意补充说,“现在买奶粉我都很小心了,要去大商店买,还要先问清楚医生。”农闲出外打工是当地普遍的现象,不过,张林伟今年没有出去,他说,不放心孩子。
在另一间堆放杂物的屋子里,几十罐当初小蓉蓉曾经吃过的“绿元”牌奶粉的盒子仍然摆放在那里,粗劣的包装,廉价的塑料罐,“当时也不懂,只图便宜了”,这样的奶粉,价格是9.2元一罐。
在屋子的一角,放着一辆红色的婴儿车,这是小蓉蓉曾经坐过的车子,张林伟一直舍不得扔掉,有了小俊俊之后,他又咬牙买了一辆新的,旧的依然摆在那里。
小蓉蓉穿过的衣服放进两个大包,依然保存着。知情的人告诉记者,张林伟婚后多年未育,一度四处寻医问药,小蓉蓉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我总觉得对不起孩子,那么小。”张林伟眼圈红了,他拿着蓉蓉出生100天时拍的照片告诉记者。照片上的小蓉蓉,头大嘴小,脸蛋很白,胖得已经有些走形,颧骨上的肉明显凸了出来。
拍照的时候,家人还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危险之中。随后不久,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对劲,送到医院之后,挂水时连血管都找不到,“头皮里边全部都是水”。
按照当地风俗,婴儿早夭一般是找个偏僻的地方扔掉,但是他舍不得,而找了个地方将女儿埋葬,入土为安。
张林伟的妻子本来就患过精神分裂症,受了这个刺激之后,一度复发,整天抱着孩子的照片,嘴里念叨个不停。“到现在也没有好利索,”陪同记者前往的出租车司机说,“说话还是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2004年4月,阜阳市政府出台相关规定,给每一户因服用劣质奶粉导致婴儿死亡的家庭补助1万元。
“钱早拿到了,”张林伟说,“但是有什么用呢,就算给我100万,也换不回我的小孩了。”
病痛阴影里的幸存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丧女的悲痛或许会逐渐淡去,而对于那些幸存的孩子,生存未必会快乐。
在太和县三堂镇,记者见到了劣质奶粉的受害者小奥强。他正在发烧,“已经挂了一个星期的水了,”孩子的奶奶告诉记者。
除了左手的大拇指仍然有些弯曲,2003年8月出生的小奥强看上去与普通小孩儿没什么两样。然而就在一年前,由于食用劣质奶粉,他还在死亡线上挣扎。当时的照片上,小奥强赤裸着身体,全身发红,肚腹鼓胀,嘴巴张得很大,两只小手紧紧地攥着。
“孩子动不动就得病,身上隔几天就起许多红斑,”小奥强的奶奶说,以前孩子不会说话,只是哭,现在会说话了,但一起红斑,就哭着叫“疼、疼”。
在阜南县张寨镇,假奶粉的另一个受害者杨成俊家里,记者发现他的孩子身上也有类似的红斑。杨成俊说,他们去县医院看过,但医生开的药作用不大,几天后就复发了,还常常拉肚子。
很多人认为这是孩子自身免疫力低的表现,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孔维钊律师说,2004底,他曾与媒体记者到一些受害者家里走访,发现这些婴儿普遍身体比较弱,容易发烧感冒,部分小孩儿身上有红斑出现。
不过,抵抗力低下、红斑的出现,是否与劣质奶粉有关,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结论。
太和县桑营镇的婴儿悦悦,手指、脚趾至今仍然伸不直。“小孩都两岁了,还站不起来,”记者采访劣质奶粉受害家庭之一,阜南县的曾照强的时候,他刚刚和妻子带着孩子去南京打工了。
邻居告诉记者,他们带着小孩一起去南京打工了。“孩子有脑积水,每天只能躺着睡觉,真可怜啊。”邻居说。关于孩子的脑积水是否与劣质奶粉有关,医院与家长各执一词。
而阜阳市卫生局副局长严伟告诉《望东方周刊》,在奶粉事件之后,卫生部门对受害者组织了多次回访和体检,仅2004年,类似的回访和体检就进行了7次,“所有的孩子都已经恢复了健康。”
不过,许多受害家庭都说,医生的复检大都是量量体温、测测身高什么的,“孩子到底有没有后遗症,这样简单的检查不会有什么效果。”
“不知道判决书究竟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