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中毒后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首发症状常为咽喉部瘙痒、烧灼感,继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耳鸣、怕光。如中毒较重,则可出现发热、抽搐、昏迷、脱水、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少数患者还可因组织细胞缺氧出现皮肤粘膜青紫和呼吸麻痹而死亡。
马铃薯中毒急救处理
1.催吐。与其他中毒的处理方法一样,首先要催吐,即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也可用导泻的办法,即口服硫酸钠或硫酸镁20毫升导泻,以此促进毒素的排泄。
2.饮用茶水、食醋或糖开水,也用饮用甘草绿豆汤,以补充水分,纠正脱水。
3.对症治疗。出现紫绀者可服用或静脉滴注美蓝。抽搐者可给予安定5—10毫克一次。有高热患者可行物理降温,即用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应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含有丰富的淀粉,为人们所喜食。马铃薯如果保存不当,极易发芽变青。发芽的马铃薯中含一种称为龙葵素的毒素,又叫茄碱。极少量的龙葵素就能使人中毒。一般每100克土豆中含茄碱10毫克,而发芽的土豆每100克含茄碱高达500毫克,以土豆芽、芽孔、外皮及溃烂处为多。
(一) 中毒表现
进食发芽马铃薯几分钟或几小时即可发病,开始口腔、咽部烧灼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严重中毒者高烧、抽风、昏迷、呼吸困难,死亡较少见。
为了证实为龙葵素中毒,将所进食的剩余马铃薯切开,在芽孔处加入浓硫酸,如变为玫瑰红色,说明有较多茄碱存在。
(二) 救护措施
(1)早期进行催吐、洗胃,可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水。
(2)轻度中毒可多饮糖盐水补充水分,并适当饮用食醋水中和茄碱。剧烈呕吐、腹痛者,可给予阿托品0.3~0.5毫克,肌肉注射。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三) 预防措施
(1)禁止食用发芽的,皮肉青紫的马铃薯。
(2)少许发芽未变质的马铃薯,可以将发芽的芽眼彻底挖去,将皮肉青紫的部分削去,然后在冷水中浸泡30~60分钟,使残余毒素溶于水中,然后清洗。烹调时加食醋,充分煮熟再吃。热和醋能加速龙葵素的分解,使之变为无毒。但是以上做法不适用于发芽过多及皮肉大部分变紫的马铃薯,这些马铃薯即使加工处理也不能保证无毒。
未成熟的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食用后会引起腹泻吗?
马铃薯,俗称土豆,或洋山芋,含龙葵素。致毒成分为马铃薯毒素(又称茄碱),是一种弱碱性的弱生物碱,又名龙葵甙。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及灼热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吐泻而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可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所以未成熟的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除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再换水,加些米醋(因其毒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
生活中如发现中毒者,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及时静脉补液,以纠正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呼吸困难时,应给予吸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中枢麻痹者可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发芽马铃薯中毒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
马铃薯又称土豆,含有茄碱,对胃肠道粘膜刺激性强,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并可溶血。成熟马铃薯含茄碱极微,不致引起中毒,绿色不成熟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尤其在皮芽孔部及芽胚部,含茄碱量增高数倍到数十倍,食后可中毒。
常在食发芽马铃薯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致脱水、血压下降、头晕、头痛等,严重者可有体温升高、烦躁、意识不清、胡言乱语、步态不稳、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及呼吸中枢衰竭。
由于本病可致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还可引起低血压,如不能及时抢救可致小儿大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对小儿的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故应注意预防。
马铃薯中毒后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首发症状常为咽喉部瘙痒、烧灼感,继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耳鸣、怕光。如中毒较重,则可出现发热、抽搐、昏迷、脱水、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少数患者还可因组织细胞缺氧出现皮肤粘膜青紫和呼吸麻痹而死亡。
马铃薯中毒急救处理
1.催吐。与其他中毒的处理方法一样,首先要催吐,即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也可用导泻的办法,即口服硫酸钠或硫酸镁20毫升导泻,以此促进毒素的排泄。
2.饮用茶水、食醋或糖开水,也用饮用甘草绿豆汤,以补充水分,纠正脱水。
3.对症治疗。出现紫绀者可服用或静脉滴注美蓝。抽搐者可给予安定5—10毫克一次。有高热患者可行物理降温,即用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应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含有丰富的淀粉,为人们所喜食。马铃薯如果保存不当,极易发芽变青。发芽的马铃薯中含一种称为龙葵素的毒素,又叫茄碱。极少量的龙葵素就能使人中毒。一般每100克土豆中含茄碱10毫克,而发芽的土豆每100克含茄碱高达500毫克,以土豆芽、芽孔、外皮及溃烂处为多。
(一) 中毒表现
进食发芽马铃薯几分钟或几小时即可发病,开始口腔、咽部烧灼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严重中毒者高烧、抽风、昏迷、呼吸困难,死亡较少见。
为了证实为龙葵素中毒,将所进食的剩余马铃薯切开,在芽孔处加入浓硫酸,如变为玫瑰红色,说明有较多茄碱存在。
(二) 救护措施
(1)早期进行催吐、洗胃,可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水。
(2)轻度中毒可多饮糖盐水补充水分,并适当饮用食醋水中和茄碱。剧烈呕吐、腹痛者,可给予阿托品0.3~0.5毫克,肌肉注射。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三) 预防措施
(1)禁止食用发芽的,皮肉青紫的马铃薯。
(2)少许发芽未变质的马铃薯,可以将发芽的芽眼彻底挖去,将皮肉青紫的部分削去,然后在冷水中浸泡30~60分钟,使残余毒素溶于水中,然后清洗。烹调时加食醋,充分煮熟再吃。热和醋能加速龙葵素的分解,使之变为无毒。但是以上做法不适用于发芽过多及皮肉大部分变紫的马铃薯,这些马铃薯即使加工处理也不能保证无毒。
未成熟的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食用后会引起腹泻吗?
马铃薯,俗称土豆,或洋山芋,含龙葵素。致毒成分为马铃薯毒素(又称茄碱),是一种弱碱性的弱生物碱,又名龙葵甙。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及灼热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吐泻而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可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所以未成熟的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除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再换水,加些米醋(因其毒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
生活中如发现中毒者,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及时静脉补液,以纠正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呼吸困难时,应给予吸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中枢麻痹者可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发芽马铃薯中毒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
马铃薯又称土豆,含有茄碱,对胃肠道粘膜刺激性强,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并可溶血。成熟马铃薯含茄碱极微,不致引起中毒,绿色不成熟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尤其在皮芽孔部及芽胚部,含茄碱量增高数倍到数十倍,食后可中毒。
常在食发芽马铃薯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致脱水、血压下降、头晕、头痛等,严重者可有体温升高、烦躁、意识不清、胡言乱语、步态不稳、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及呼吸中枢衰竭。
由于本病可致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还可引起低血压,如不能及时抢救可致小儿大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对小儿的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故应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