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解禁后的呼和浩特市腾家营村生活状况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5-11-07  查看次数:1053

 

  相关链接:

    ·呼和浩特市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于6日解除封锁

    ·封锁令发出之后——探访内蒙古禽流感疫区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6日电 特写:解禁后的腾家营村

    新华网记者张云龙、柴海亮

    12月6日上午10时30分,呼和浩特市腾家营村村民韩牛牛开着自家的小四轮,到不远处的巴彦村买麸皮。当他驶出村口的时候,他看到几个人正在拆消毒检查站的帐篷,但没有人过来给他的车消毒。

    大约四十分钟前,2公里以外的公路边,在“腾家营村欢迎您”的牌坊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区长康存耀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自2005年11月6日起,解除对巴彦镇腾家营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区的封锁。

    10月14日,腾家营村兴星养殖场发生禽流感疫情,当晚赛罕区政府发布封锁令。如今,已经过去21天多的时间,监测结果表明,未发现新的传染源,也没有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情况,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兽医工作站、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联合验收组检查审验,达到解禁标准。

    解除封锁的那一刻,村民点响了“二踢脚”以示庆祝。公路边“老乡识”饭店的女老板曹金香说:“饭店没受什么影响,就是没有人敢点鸡肉鸡蛋吃了。”

    因为有不少记者采访,一些村民站在自家门口看热闹。68岁的老汉庞连魁说:“我在这里长这么大,从没经见过这样的事,鸡和鸡蛋全都处理了。全村一天消两次毒。”

    赛罕区政府干部白红军脱掉身上的防护服,用火点着,看着它们烧成灰烬。20多天来,他几乎天天都呆在消毒检查站,对出入村的车辆登记、检查和消毒。他说:“今天,我们可以撤了。”

    天天关着门的兴星养殖场,今天终于将大门打开。这个占地12亩大的养殖场有30多间禽舍,从窗户、门帘到屋里的每个角落,全都是白色的石灰粉,满院的生石灰已被踩硬。院子的一角,放着三只消毒箱,旁边是一些装满消毒液空瓶子的纸箱,空气里消毒液的气味还很重。

    养殖场的主任秦志军指着一片空地说,这就是从前的水塘,疫情就是从最近的这间鸡舍里发现的。

    从事养殖业20多年的秦志军,在这次疫情中损失了12个品种的近7000只禽类,还有价格不菲的100多只信鸽。“半年后,继续养鸡。”秦志军说。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陶克说:“内蒙古防治第一场禽流感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今后的防治任务还很重。”“从今天开始,腾家营村村民可以正常生活,活禽市场也可以开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