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家庭儿童营养关怀”项目支持的“艾滋病家庭儿童营养状况评估”课题已经顺利完成。该课题的目的是了解我国艾滋病家庭中儿童(包括HIV感染儿童和未感染儿童)的营养摄入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制定“艾滋病家庭儿童营养关怀指南(草案)”,为国家制定改善艾滋病家庭儿童营养状况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5月,该课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与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启动。
调查结果发现,艾滋病家庭儿童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远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量,使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均低于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艾滋病家庭儿童生长发育受阻、营养状况比较差,其中反映儿童营养不良的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和身高别体重(WHZ)平均值均为负值,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为5.0%。一些与机体免疫能力有关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A、C、铁、锌、硒等都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推荐摄入量。
艾滋病可以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延缓儿童的生长发育,而这些又反过来使身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加快艾滋病的病程和发展,降低HIV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加速HIV儿童的死亡。同样,艾滋病家庭的正常儿童和艾滋病孤儿由于贫穷,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照顾,是发生营养不良的易感群体。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感染HIV儿童以及艾滋病孤儿的出现,应对艾滋病家庭儿童的营养状况给予极大的关注。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起草了“艾滋病家庭儿童营养关怀指南(草案)”,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1)对艾滋病家庭的儿童,尤其是HIV感染儿童应及时进行营养监测和评价;
(2)利用各种渠道,对HIV/AIDS人群进行艾滋病有关营养知识的科普宣传;培训专门的营养工作人员,以供HIV感染者/AIDS病人咨询,对他们进行营养评价和指导;
(3)制定针对HIV感染儿童的营养指南,帮助他们解决在不同疾病期出现的营养问题;
(4)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
(5)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采取多种措施,给予各种形式的食物救助,帮助艾滋病家庭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把营养纳入到家庭关爱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