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快速应对及遏制流感大流行草案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3-31  查看次数:1150

  2005年,根据在流行早期可能观察到的传播方式的数学模型,两个研究小组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某些所要求的条件,那么这种引起大流行的病毒所导致的早期暴发就可以被遏制。在这两项研究中,在暴发地区集中管理抗病毒药物是控制策略的基础,同时需要采取非药物途径的的控制措施,如地区检疫和隔离,其目的是在地区范围内减少传播,以及使传播速度最小化。该研究进一步总结道,即使该策略未能防止病毒大流行的出现,但仍然可以延迟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扩散。

  一些关于流感大流行的国际协商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探索该遏制策略的可行性。2005年1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一个非正式会议,征集关于所提议措施的观点,即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其他一些干预措施在疫源地遏制流感大流行,延迟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扩散。在这个探索性会议之后,2006年1月12日到13日,在东京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紧接着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会议的结果之一就是建立了早期遏制流感大流行的原始草案。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了对抗病毒药物的国际储备。通过一些工业的捐赠,世界卫生组织到2006年5月对抗病毒药物奥斯他韦的储备量达到了300万人份。这些药物严格作为在疫源地遏制流感大流行控制措施专项使用。

   从2006年3月6日到8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一个关于遏制流感大流行原始方案定稿的技术性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70多名国际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在运转计划、暴发应对、后勤、流行病、实验室诊断、感染控制、卫生法规、伦理学、社会动员以及公共传媒通讯等方面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该文件是他们共同协商的结果。

  在大流行临近之前,我们尚未采取任何措施来改变其自然过程。而且,由于流感病毒不可预知的习性,没有人能够提前知道流行是否会逐渐发生?是否会在一种尚未适应人类的病毒出现之后发生?是否由一次病例的突然暴发开始?因此我们无法提前采取遏制措施。

    国际上对由H5N1病毒引发威胁的广泛关注,促进了关于提高对该病毒及其潜在大流行可能性认识的研究。我们特别希望该草案中建议的一些行动能够作为对该病毒的了解,同时作为对流感大流行的一般认识并进一步改善。

  虽然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H5N1病毒上,科学家同时认识到,下一次大流行可能会由另外一种不同的流感病毒引发。本方案所提出的建议主要针对目前H5N1病毒的情况,但同时也可以用于其他可能导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
本方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描述了认识信号事件或“触发”事件所需步骤。第二部分说明了在认识到信号后应该马上采取的行动。第三部分描述了一旦该事件被确定、对总体形式进行评估以及作出快速遏制行动决策后应该采取的行动。

草案全文http://www.who.int/csr/disease/avian_influenza/guidelines/draftprotocol2006_03_17/e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