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个艾滋病例出现25年后,科学家已证实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事实上起源于喀麦隆的黑猩猩。
喀麦隆SIV与HIV最相近
据美国《科学》杂志等多家媒体26日报道,为了研究艾滋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的起源,英法美三国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历时7年,通过检验非洲西部喀麦隆丛林的黑猩猩的粪便,追查到它们体内的艾滋病毒。
研究发现,患病的黑猩猩大都生活在喀麦隆的南部。其中,萨那加河流域的黑猩猩感染的SIV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HIV病毒最相近。
正是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令科学家相信,人类的HIV 病毒就是来自非洲的野生黑猩猩。
研制药物新契机
令科学家兴奋的是,此项研究或许能够为科学家研究SIV基因的演变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从而帮助科学家们了解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如何与体内的SIV病毒“和平共处”。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人类早日研制出治疗 艾滋病的药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播途径仍是谜
直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仍未能弄清SIV是如何从黑猩猩传播给人类的。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喀麦隆农村有人被感染病毒的黑猩猩咬了一口,或是在宰杀黑猩猩时,不慎感染病毒。于是SIV病毒在人体内变异,演化成HIV病毒传染给他人。最重要的是,这种病毒对人类来说明显更致命,而黑猩猩感染SIV病毒一般没有什么大碍。
科学家还有一点困惑,就是SIV病毒在野生黑猩猩群体中到底有多泛滥,或者说黑猩猩体内的SIV病毒有多少种。人类体内的HIV病毒目前已演化出三种,其中HIV-最流行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