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暑假开始了,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成了家长们头痛的问题。让孩子自由支配吧,他们的自制力有限,进网吧、打游戏、看电视,以致视力减退、记忆力下降;让孩子出去旅游,家长们往往没有假期。于是,既能让孩子为下个学年打好基础,又能约束孩子的各种培训班、兴趣班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孩子们本该在这炎热的季节里,稍稍离开繁重的功课,走入社会和大自然中,度过一个轻松、愉快、充实的假期。可是,名目繁多的补习班、提高班、兴趣班让孩子们的希望成了泡影。
说到暑假的快乐,过去的孩子无疑要胜过今天的孩子,泥里来土里去,上山爬树、下河捉鱼,虽然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可很多童年美好的记忆却始终印在心头。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很富足,但并不快乐。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们的暑假已悄然和培训、补习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暑假完全变了味。一些家长包办了孩子的暑假,作为这个漫长假期真正的主人却失去自己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家长要安排好孩子的暑假生活,关键是要对孩子过暑假的功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教会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和自理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几天有报道,许多家长陪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夏令营,在孩子休息的间隙见缝插针地喂孩子喝水,替孩子打扫卫生。看到这样的报道,心里总不是滋味,现在的孩子和家长怎么了?家长们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长此以往,还谈什么竞争力?总体上讲,现在的孩子太被动了,家长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太少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渴望独立和自主的,但是他们的这种愿望和要求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和压制,他们反抗不了大人们,也不希望因为违背家长意愿而让家长不愉快,最终他们放弃了自己独立的要求,形成了依赖和被动的习惯,而这时候,家长开始抱怨:我们家的孩子太让人头疼,天生没有独立性。
其实暑假正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机会,我们要给孩子自主和自立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尝试,并从中积累自主生活的经验,哪怕这些经验是最初级的。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依赖习惯的孩子,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被动性当做一个既成事实去适应,而是要把它看做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去改变,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肯定要有一个过程,希望家长有足够的耐心。
暑假期间,家庭教育的责任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笔者不反对家长们为孩子报名参加培训班,只是想提醒家长们不可过多占有本来属于孩子的时间,给他们带来过重的负担,同时还要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假期和童年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孩子在暑假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觉得这应该因人而异,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自身的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读读课外书尤其是一些经典名著,参加体育运动,做做家务,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是大多数城市独生子女们的共性。这个暑假,不妨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要把孩子封闭在家庭里。要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格。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在饱览壮丽河山的同时,体味各地风土人情。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系民族的兴衰。培养教育孩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和学校的眼光应放长远些,孩子的成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习的内容也应多种多样,不要只盯着学生的成绩单,要把属于孩子的欢乐还给孩子,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暑假吧!让他们奔向大自然的怀抱,走进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里去。那才是孩子们真正想要的暑假。
来源: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