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0日-11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本全球基金之友和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基金共同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北京会议。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全球基金执行主任费彻姆(Richard Feachem)、日本自民党常务秘书长、前外务副大臣逢沢一郎(Ichiro Aisawa)先生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黄部长简要介绍了我国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防控情况。他强调,中国政府认识到东亚地区开展重大传染病合作的重要性,已利用中国与东盟等多、双边渠道,开展了艾滋病实验室网络建设、战略规划制定,以及针对跨国境流动人口的防控活动,并愿意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为控制东亚地区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流行做出贡献。
会议认为,多种因素构成了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传播,特别是贫困、人口跨国界流动和偷渡。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单独应对这些疾病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协同作战。针对东亚地区国家面临的艾滋病防治的挑战和机遇,会议讨论了东亚艾滋病传播方式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以及本地区内各国社会和文化内涵的不同导致的流行方式的差异等。通过对中国、日本、泰国、老挝等国家开展的国际合作案例的研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东亚地区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区域性合作,开展地区性和跨国界传染病防治行动达成了共识。
来自全球基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东盟秘书处、比尔盖茨基金会、健康家庭国际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代表,中国卫生部、日本外务省、日本国际协力团、美国大使馆等政府官员,以及中国、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日本、老挝、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日本部分企业的高层人士等,约百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来源:卫生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