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8月19日专电(记者高风、刘翔霄)正在山西运城市指导乙脑防治工作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梁国栋日前指出,眼下正值夏秋交替时节,流行性乙型脑炎进入高发期,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应了解和掌握乙脑相关知识,并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
据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猪是乙脑病毒的宿主,蚊子作为传播媒介叮咬猪后,病毒在其体内大量繁殖,然后再经由蚊子传播到人体。每年夏秋交替时节,温度和雨量适宜蚊子繁殖,因此造成乙脑高发。
梁国栋指出,乙脑的潜伏期一般为4天到3周,我国绝大多数乙脑病例发病都集中在每年的七月、八月、九月,这一时段的发病人数约占全年发病总数的80%至90%。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变冷,乙脑的发病率将逐渐下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