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 -- 虽然每年有1200多万人被狗或蛇咬伤或者被蝎子蜇伤,但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能力为这些人提供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的有效治疗主要依靠治疗血清1,但在需求最大的国家中,常常不能获得这种基本药物或支付不起其费用。
为了解决这一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创建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中国家扩大生产,帮助主管当局预测市场需求并加强管制能力。在1月10日,这一卫生机构将召集该领域内最杰出的专家以及受援国和捐助国、国际组织及制造厂商,商定全球行动计划。
不能确定所需的数量造成利润不够,所以工业化国家的治疗血清生产量正在减少。在发展中国家,可支付得起的价格是一个问题,而且产量也有限并常常不能达到有效和安全治疗所需的质量标准。据世卫组织估计,其增加治疗获取机会的计划将需要1000万美元的费用。
“我们需要加强地方生产厂家的能力并改善向边远农村地区提供药品的情况,”世卫组织主管卫生技术和药品的助理总干事Howard Zucker博士说。“现有的有效措施可拯救成百万人的生命。”
狂犬病是人体感染造成死亡的第十最常见原因。这种病的致死率为100%,但当使用治疗血清在接触后迅速获得治疗,又是100%可预防的。据估计,每年有800万人在接触疑似携带狂犬病的动物以后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几乎半数需要治疗血清和死于狂犬病的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狂犬病造成的所有人类死亡中,有99%以上发生在非洲和亚洲。
据记载,世界上每年被蛇咬伤和被蝎子蜇伤的人数接近500万(多数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其中50%至75%需要使用治疗血清进行治疗以免死亡、截肢或严重的神经疾患。受影响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农民和儿童。关于蛇咬发生率的现有流行病学数据,包括相关死亡率和长期致病率的情况,主要来自医院并因此对问题的真正规模估计过低。大多数蛇 咬受伤者接受传统治疗并可能在无记录的情况下死于家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非洲蛇咬的抗蛇毒素生产厂家数显著减少。据估计,仅在非洲每年被蛇咬伤的人数达100万,造成2万多起死亡,而且神经系统后遗症造成的长期残疾和因坏死需要截肢造成的身体障碍发生率要高得多。
在世界范围内,治疗蛇蝎蜇咬将需要1000多万瓶抗毒血清,仅非洲估计就需要200万瓶。如果充分实施现行的接触 后预防国际准则,每年估计将需要1600万瓶抗狂犬病血清。
鉴于治疗血清可得性方面的危机,国际上必须做出努力,便利向受影响的国家转让技术并解决分发(尤其是确保维持冷链)方面的重大后勤问题。此外,缺少关于对分泌毒液的动物叮咬正确进行医疗处置(包括适当使用血清)的知识,进一步影响了可获得的有限数量制剂的高效率临床使用。
世卫组织正在计划开展以下行动,将在1月10日的会议上进行讨论:
为治疗血清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制确定全球标准,供地方管制当局和生产厂商用作为指南;
举办区域教育讲习班,协助遵循生产操作规范的原则实施治疗血清生产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对检查人员和生产厂家进行治疗血清生产关键性参数方面的培训;
便利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以世卫组织在其它治疗产品资格预审方面的经验为基础,建立治疗血清资格预审办法;
制定关于预防、诊断和管理用治疗血清可治疗疾病的指导和培训材料。
治疗血清是一种药物制剂,含有针对一种或多种特定抗原的抗体。治疗血清的生产过程是分离从对有关抗原进行免疫接种并因此产生中和性抗体的动物(一般为马)身上收集的血浆。血浆汇集成数十升至数百升一批,然后进行加工以提取有效的免疫球蛋白部分。
摘自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2007/np01/zh/pri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