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正值岁末,葡萄酒消费激增。
该节目一经播出,就在内地引起轩然大波,有关部门正介入调查。
据报道,河南省民权县并没有种植酿酒用葡萄的基地,然而,当地却有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厂30多家,生产的葡萄酒包括干红、甜酒等多个品种,而且价格相当的便宜,原汁葡萄酒8元钱一件(6瓶)。
而且这些价格低廉的葡萄酒,有相当一部分,无论是产品名称还是外包装图案,都酷似长城、王朝、张裕等一些国内知名品牌的葡萄酒。当地民权小乔酒业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竟声称:该厂在香港注册,香港那边有公司,这边属于生产厂家。
央视记者在河南省民权宝玉葡萄酒厂中的暗访发现,该厂所谓的‘葡萄酒’就是往葡萄酒里掺50%的水,然后用酒精、香精、色素、单宁等添加剂来勾兑,调制出葡萄酒的色、香、味。然而,根据中国2003年公布的《中国葡萄酒酿酒技术规范》规定:
生产葡萄酒的原料必须是100%的葡萄原汁,禁止使用酒精、香精、糖精等添加剂进行勾兑。据调酒师介绍,厂里生产的葡萄酒都没有使用100%的葡萄原汁,但是经过各种添加剂勾兑,照样能检验过关。
在河南旭阳、久丰、新五丰、小乔、宝玉等葡萄酒厂,记者又先后查实,这几家厂也都采用同样的办法,用水加酒精、糖精、香精等添加剂勾兑葡萄酒,只不过违禁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各不相同。
据了解,这些酒厂在往葡萄酒里添加的用来调节口味的物质单宁并不是食品级添加剂,而是工业试剂单宁酸。
工业级试剂单宁酸是一种化工原料,起固色作用,主要用于化学试验的工业级单宁酸也是生产墨水的主要原料之一。中国《食品卫生法》中明确规定,包括工业原料在内的各种非食品原料禁止用于食品生产。
据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检验中心的检测,民权县旭阳、久丰、新五丰、小乔、宝玉、中粮长城等六家酒厂样品中葡萄酒黄烷-3-酮的含量均为零,说明这几种产品里不含葡萄原汁。而山东烟台水城酒业的产品样品里黄烷-3-酮的含量只有正常值的一半。
据了解,虽然国家葡萄酒标准中规定生产葡萄酒的原料必须是100%葡萄原汁,但是,由于国家标准中只检测酒精度、糖度等单项理化指标,而不检测葡萄原汁的实际含量,因此,造假企业正是钻了检测标准的空子,只要针对相应的检测项目,加入酒精、糖精等添加剂,就能一一检测合格。
(摘自: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