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抬头 大城市年轻人居多数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3-08  查看次数:2504

     梅毒已经成为上海市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上海市梅毒发病率增加的趋势,与全国的情况类似。

     梅毒就在身边

    周平玉医生门诊,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一进门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怀疑---梅毒。因为她的一名男友最近被检查出感染梅毒"一期"。周平玉为女孩做了检查,女孩的怀疑被证实了---梅毒"二期"。也就是说,更多的可能是,她将梅毒传染给那位男友,而不是梅毒"一期"的男友把梅毒传染给了她。女孩告诉周平玉,她还与其他两名男性发生过性关系,周医生劝说她一定要通知另两人及时到医院检查,他们很可能已感染梅毒。

    周平玉说,这个女孩的故事非常典型:一些人感染梅毒后并不出现症状,如果不被发现,他们就会成为"传染源"。在周医生所在的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医生们经常在确诊一个梅毒病人后,通过这个病人"牵出"好几个病人。而且,性病门诊的医生们能明显感觉到,梅毒病人越来越多了。

    在上海皮肤病性病医院位于武夷路的门诊部里,2004年接诊梅毒病人760人,2005年710人,2006年990人。门诊梅毒病人增加的现象,这家医院并不是特例,记者查阅了上海市公布的"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数据,2006年前10个月,除第一季度淋病位列第一外,梅毒占据了其他9个月的传染病报告病例数首位。

    "2006年上海市报告梅毒病例10674例,较去年同期增加22.70%;年发病率为60.03/10万。"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副主任庄鸣华告诉记者。另一个数据是,近年来上海市法定报告性病病例数,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一半,但1992年的这个数据,仅为10.6%。

    梅毒已经成为2006年一些大城市以及沿海地区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各地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梅毒发病率增势明显。今年1月13日,一篇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专业杂志《柳叶刀》上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这篇题为"中国的梅毒状况:来自全国监测系统的结果"的论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研究人员和美国北卡大学科恩等人撰写,论文中公布的数据让很多中国人颇感意外:1993年,每10万人中有0.2例确诊梅毒病人,而2005年,每10万人中梅毒确诊病人达到5.7例,年增长率达到71.9%。

    一直在增长

    1505年,中国第一次发现梅毒病人,这种被拿破仑的水手们从美洲新大陆带来的传染病,终于到达中国,由于梅毒病毒首先被传入广东,所以曾被叫做"广东疮"。新中国成立以前,在中国一些大城市,84%的妓女患有梅毒,一些地区普通人中的患病率达到了5%。

    解放初期,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封闭妓院的运动,上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消灭梅毒。1979年,梅毒在中国消失多年后再次出现。

    “这几年梅毒发病率一直在快速增加。”庄鸣华说。公众对《柳叶刀》上论文中提及的数字感到意外,是因为多年来梅毒已淡出了普通人的视野,但从事性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放松对梅毒的警惕。

    庄鸣华介绍,上海市1978年报告死灰复燃后的第一例性病病例,之后性病报告数逐年增多,至1999年达到高峰,年报告45840例,是1992年报告数的6.4倍。1992年至1999年上海市性病报告数年增长幅度均超过30%,其中1997年的年增长幅度最大,高达66.67%。2000年以来上海市性病报告数出现小幅波动的趋势。

    虽然青霉素治疗对于早期梅毒疗效显著,早期梅毒经过医院的正规治疗后能够痊愈,但梅毒依旧是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梅毒与艾滋病具有相同的传染途径,感染具有协同作用。"庄鸣华医生介绍说。感染梅毒的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更容易感染艾滋病毒。

    更让人担心的是母婴传染带来的胎传梅毒。《中国的梅毒状况:来自全国监测系统的结果》一文通讯作者陈祥生告诉记者,一项在广东省深圳市针对超过40万孕产妇的调查显示,孕产妇感染梅毒率基本在0.5%左右,在海南的调查中,孕产妇的感染率高出一倍。
 "如果不干预,一般来说在感染早期梅毒的母亲中,有三分之一会发生流产或死胎,三分之一婴儿被感染发生胎传梅毒,三分之一诞生下健康婴儿。"陈祥生说。《柳叶刀》上的论文中报告:"中国新生儿梅毒感染率也在快速上升,1991年每10万新生儿中有0.01例感染,2005年每10万新生儿中感染人数达到19.68。"

    如果孕产妇及时接受治疗,母婴传染的概率非常小。陈祥生说:"目前国家没有制定对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查的统一政策,深圳市已经开展免费筛查,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越来越多地区开始加入到为孕产妇提供免费筛查的行列。"

    庄鸣华医生介绍说,"上海市从2002年开始,将梅毒的筛查纳入孕产妇的生育保险范围,本市孕妇每年的检测率都超过95%,对发现的孕妇梅毒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先天性梅毒的发生。但是,上海市这两年,每年仍然有超过200例以上的新生儿被诊断为先天性梅毒,其中的绝大多数母亲是外来务工人员。"

    周平玉医生认为,婴儿感染胎传梅毒增加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由于婚前体检人数逐年减少,根据上海市卫生局的报告,上海市1999年婚检率为97.4%,2005年下降到9.19%,其间从200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多年的强制婚前体检被取消。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发展,但是也给梅毒的死灰复燃提供了条件。随着个人贫富的差别加大、人口流动增加以及卖淫嫖娼现象的出现,梅毒也获得了传播的机会。"

    在周平玉医生看来,人们生活方式和性观念的变化,是梅毒传染加快的重要原因。高危人群增加,带来更多梅毒传染的机会。周医生接待过一名27岁的梅毒患者,在医生的说服下,病人带来了他同性恋圈子里的13个朋友,接受检查后,其中人1人确诊感染梅毒。
 病人没有得到诊治的原因有很多。"性病诊疗机构的准入和性病诊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性病,包括梅毒还有部分病人没有得到真正有效、规范的治疗,其中有医疗机构的问题,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也有医务人员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性病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看病难看病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庄鸣华认为。

    《柳叶刀》上的论文也列举了一些情况:"深圳和广州的一项调查显示,27%的患者第一次并不是到公立医院去寻求治疗。在成都和杭州,18%-40%的病人到私人医生那里就诊。"

 "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来自三个省市的一半受访者因为太高的治疗成本放弃治疗。这个比例在农村可能更高,对北京郊外一个农村的调查显示,80%的女性因为看病成本过高而没有去治疗性病,她们对梅毒的知识也了解得很少。"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性病控制中心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祥生指出,医院对病人隐私保护措施不力,也是病人不愿意进医院的一个原因。他说:"我知道,有的病人要到门诊观察好几次,才敢进去,他们要看看医生是不是能够真正做好隐私保密。"有些医院在为一个性病患者看病时,周围可以围上三五个人在"观摩"、"讨论"。

    高发背后

    中国梅毒发病率存在着地区差异。《中国的梅毒状况:来自全国监测系统的结果》中报告:2005年,报告发病率病率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每10万人当中上海55.3例、浙江35.9例、福建26.8例、北京24.9例、珠江三角洲(包括广西、广东和海南)14-21例、江苏13例。与以上这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和西部发病率比较低,吉林、辽宁、黑龙江、青海和新疆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5-12例。

    "沿海发达城市发病率高有很多原因,除了病例报告工作做得好外,当地的流动人口多、部分地区性服务现象严重等也是重要的原因。"陈祥生说,他还特别指出,上海市发病率位列前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上海市梅毒病例报告系统比其他城市更加完善和成熟。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庄鸣华介绍,上海市1986年起建立起了三级性病防治网络,早于全国其他地区。目前,性病网络覆盖上海市所有开设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按性病疫情报告规范报告性病疫情,性病疫情漏报率全国最低。

     在沿海大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和人们性观念的变化,也助长了梅毒的高发病率。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武夷路门诊部2006年9月中一天的门诊记录显示,就诊的11名梅毒病人中,30岁以下病人3人,40岁以上病人5人,在职业一项中,声称自己是"工人"的2人,其他人分别声称自己是个体户、农民、干部、职员餐饮业人员和"其他",11人都没有透露自己的婚姻情况。周平玉医生告诉记者,患者登记的职业真实性很低,就门诊医生的了解,患者中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民工,以及"小姐",而"小姐"经常三五成群地到医院来看病。

    相对于10多年前,中国人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对1000名梅毒病人进行的调查中,周医生发现,50%的患者有非婚性行为,32%的患者在2个月中有2个以上性伴侣。

    "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体系,但性病仍是其主要的卫生问题,我们正面临着与这些发达国家同样的问题。"庄鸣华医生说。

    他总结大城市梅毒发病率快速上升有几个主要原因:90年代以后娱乐服务业中性乱活动的人员和比例逐年增加;男男性接触者中存在的性交易和不安全性行为现象;性病诊疗机构的准入和性病诊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更多的人对性病的认识提高,增加了病人就诊率。高危场所的艾滋病干预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干预面的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寻求生殖健康服务的主动性也在增加。

    “上述因素仍然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难以根除,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市性病发生和发展起关键性的作用,将使上海市性病疫情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性病仍将成为上海市最主要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庄鸣华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