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印发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25  查看次数:495

    卫生部近日卫生部印发《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方案》包括传染源控制措施、媒介控制措施、人群防护措施、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突发疫情处理等部分。

    《方案》要求,凡具备显微镜诊断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均应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村卫生室,也可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疟原虫抗原检测。各类地区发热病人血检应达到以下指标:发病率在10/万以上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5%;发病率在1/万-10/万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2%;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1%;近3年无当地感染病例的乡镇: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对来自其它疟区的发热病人开展血检。

《方案》指出,在流行区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提倡使用驱避剂和/或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进入国内、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人员,应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但连续服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4个月。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等高危人群,在传播季节亦应进行预防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