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青少年易走极端 自杀预防应覆盖学校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2  查看次数:990

    9月10日是第五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穿越终生的自杀预防”是今年的主题。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那些‘性早熟’、网络成瘾等特殊少年应为自杀干预的重点对象,家庭和学校应给予更多关爱。”上海预防自杀研究发起人之一、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单怀海教授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沪上的大、中、小学校正在织就一张自杀预防的网络,超过300名班主任正在接受相关心理培训,以能够及时帮助孩子。

  轻生少年渴望社会关爱

  411医院少女热线志愿者心理咨询师任虹告诉记者,最近两年多时间里,他们接到的8000多个求助电话,其中有六成多少女表达了自杀的念头,“更不容忽视的是,有一成左右的少女并不是口头上说说‘想死’,而是采取过自杀或自残的举动。”

  411医院少女热线今年的统计显示,求助的少女仅7.8%有家人陪伴。“这些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孩子,从性格特点上来分析多属于自控能力较差、易冲动型,正因如此她们当时才会一时冲动、不计后果地‘偷吃禁果’;而这样性格的孩子在遭遇‘意外怀孕’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应激事件时更易走极端。”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沈涛医师说,“我们希望呼吁父母,用开放的、包容的心态,在这个时候,拉孩子一把。”

  此外,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有关心理专家分析指出,因网络迷恋而休学后的孩子,社会认同感最低,他们在父母眼中是多余的,内心往往极其自卑,所以网瘾少年应该成为自杀干预的重要对象。据网瘾少年特训营一份对60多名孩子的心理分析数据统计显示,其中至少20%的孩子有抑郁倾向,真正实施自杀行为的占10%。“网络成瘾的表现比较单一,但背后却是孩子的各类心理问题,许多网瘾少年看上去冷漠,实际内心很渴望关爱。”沈涛对记者说。

  300多班主任将成咨询师

  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问题,沪上出现了班主任学习心理学的热潮。“目前,沪上超过300名大、中小学的班主任正在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以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开导能力。”上海预防自杀研究发起人之一、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单怀海教授对记者说。据了解,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障碍的识别等,在接受培训后,班主任将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格。

  “外在诱发型事件往往很难预见,预防自杀学校应从平时做起。”上海预防自杀研究发起人之一、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单怀海教授说。他表示,预防学生自杀,教师应多观察和关心那些“问题少年”,他们往往因成绩差得不到认同,也不愿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实际上他们同样渴望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