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地带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06  查看次数:750

    从上世纪40年代起,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西尼罗河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等新发感染性疾病陆续来袭,严重威胁了公共卫生安全。这些新发疾病的发生有些缘于野生动物病毒(如SARS、埃博拉病毒等),有些缘于耐药细菌。新发感染性疾病与哪些因素有关?下一个新发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地点最可能在哪里?最近,英国学者的一项研究给出了些许答案。

    · 过去60年中,60.3%的新发感染性疾病属于人兽共患病

    · 新发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地区在拉丁美洲、热带非洲和亚洲

    · 结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减少人类在野生动物聚集区的活动

     1940-2004年间新发感染性疾病“普查”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动物研究所的Jones等分析了1940-2004年全球335例新发感染性疾病(Nature 2008,451:990)。 这些新发疾病有的是由新突变的耐药菌株导致,有的是由首次在人群中发现的病毒感染导致。54.4%的新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是耐药菌和立克次体,有25.4%的疾病因为病毒或朊毒体。60.3%的新发感染性疾病是由人兽共患病病原造成,其中71.8%的病原来自野生动物,例如马来西亚Perak发生的尼帕病毒、中国广东省出现的SARS病毒等。

     研究者发现,从1940年起,新发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一直持续上升,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峰。由于对疾病的报告增加、监测能力提高等都能够引起疾病发生率“增加”,但是研究者在校正了上述因素以及疾病诊断方法进步对新发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影响之后,发病率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增加。这证实了新发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胁日益严重。此外,来自野生动物的人兽共患病发生率也随着时间推移上升,在1990-2000年间发生的例数占过去60年总数的52.0%。因此,人兽共患病也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影响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因素

     过去10年中,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发病趋势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研究者推测,降雨、气温、重大气候事件等都将对疾病宿主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发生情况。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一些发达国家细菌耐药情况恶化,耐药菌引起疾病数量上升。

     此外,研究者分析发现,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分布有地域差异。在北纬30~60度和南纬30~40度之间的区域内,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比较集中,最“热门”地区为美国东北部、欧洲西部、日本和澳洲东南部。

     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密度是各种类型的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共同预测因子。野生动物宿主集中是野生动物源性新发感染疾病的显著预测因子。非野生动物宿主的动物源性感染性疾病可以与人口数增长和纬度低有关。由耐药微生物导致的新发感染性疾病受到人口密度和人口数增长、纬度和降雨的影响。  

    新发感染性疾病“危险地图”带来的启示

     根据上述这些因素,研究者分析了全球可能发生下一个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地方,做出了“危险分布地图”(右图),将对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有一定价值。

     该地图预测,新发动物源性疾病和媒介生物性疾病可能发生于低纬度地区发展中国家。研究者分析,从世界各地区和国家在过去60年内报告新发感染性疾病数量的情况来看,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疾病监测体系较为完善,能够发现并报告新发疾病。与之相比,上述“高危”国家和地区的疫情监测体系并不完善,对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水平也不高。因此,研究者呼唤对全球卫生资源的重新分配,以便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得到与其面临危险相匹配的疫情监控体系和研究资源。研究者还提出,在热带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应开展高危人群的监测,以便在疫情发生大规模扩散以前可早期发现可能被感染的病例。

     该地图还预测,来自野生动物的人兽共患病将对全球卫生产生最严重的威胁。人们应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病原监测,找出可能导致人兽共患病的野生动物。另外,人类应该尽量保护野生动物聚集的地区,减少在这类地区内的人类活动 。这也将对减少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有帮助。研究者特别指出,人们应该重视对人类与野生动物接触因素的研究,从而找出预防人兽共患病的方法。

    (阿信)

 

   

                       新发感染性疾病高危区分布图

    野生动物来源的人兽共患病

    非野生动物来源的人兽共患病

    耐药病原所致疾病

    媒介生物性疾病   

    研究者根据报告中的预测因素绘制的新发感染性疾病高危地区示意图,红色代表危险最高,绿色代表危险较低,黄色代表危险在两者之间(Nature 2008,451∶ 990-993)。可以看出,热带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将最有可能暴发下一次的新发感染疾病。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地区往往卫生资源缺乏,面对这样的尴尬,如何调整卫生资源配置,是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