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得到控制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21  查看次数:1073

200711月,乌干达卫生部证实该国西部的本迪布焦区暴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初步的实地调查表明,疫情可能在当年9月就已暴发。

卫生部、世卫组织和其它一些国际合作伙伴组成了一个国家特别工作组,协调疫情应对工作。经过数周的监测和患者护理活动,乌干达卫生部本周宣布,埃博拉疫情在本迪布焦区得到了控制。这次疫情暴发中,共查出149例病例,其中37名患者死亡。

国际上多个组织派出专家应对这次疫情:无国界医生组织(瑞士)、非洲现场流行病学网络、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联合国儿基会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卫组织的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提供了协调支持。

以下图片故事讲述了乌干达卫生部、世卫组织和其它伙伴在应对和控制此次疫情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1.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乘飞机前往西部的本迪布焦区需要一个小时。贫困的农民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当地人主要以狩猎为生。

2.这位农民的家人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后,出现了七起疑似埃博拉病例。其中三人已经死亡。过去,人们是在直接接触果蝠、大猩猩、黑猩猩和小羚羊等野生动物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由于除了野生动物外,其它食物来源都很难获得或过于昂贵,因而要说服当地人放弃狩猎非常困难。

3.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的Nicholas Eseko博士是疫情工作组的成员,他们负责调查早期埃博拉病例,寻找疫情暴发的源头。尽管许多病人报告曾与猴子、豺狼、小羚羊等野生动物有过接触,但仍未确定病毒源于何处。目前仍在继续开展流行病学和生态学方面的调查。

4.在基可(Kikyo)和本迪布焦区的医院设立了隔离病房。对医疗工作者和辅助人员开展了质量控制和感染控制步骤方面的培训。共计75名病人在两个隔离病房得到了治疗,其中65人幸存并治愈出院。

5.卫生部司长Sam Zaramba博士(左)和世卫组织驻乌干达代表Georges Melville博士准备看望本迪布焦医院埃博拉隔离病房的病人。他们对病人及其家属表示慰问。

6.非洲现场流行病学网络的David Mutonga博士(右二)和来自卫生部的Beshat Enock (右)找到并跟踪调查接触过患者的人员。包括红十字志愿者在内的队伍在进行培训后,把患者送进医院并跟踪调查与他们接触的人。每天大约要监测800人。

7.非政府组织与当地社区合作,在帮助人们减轻对幸存者及其家庭和有关接触者的歧视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世卫组织和卫生部组织了对红十字志愿者的培训。

8.基可区村卫生小组的成员查看病人情况,从而确定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链。本迪布焦区最新报告的一起病例是在200813,病人在五天后出院。200711月以来,共报告149起病例,37人死亡。

9.卫生部司长 Zaramba 博士(戴白帽者)和世卫组织驻乌干达代表Melville博士看望一名在本迪布焦医院工作时不幸感染的医务工作者。共有14名医务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四人死亡。

10.医务工作者常常是埃博拉病毒等疫情暴发时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乌干达卫生部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针对此类疫情暴发的全面准备和应对策略。其中一项就是要通过采用标准的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确保医务工作者免遭病疫的侵袭。

摘自http://www.who.int/features/2008/ebola_outbreak/zh/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