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25亿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网络 7月可试运行

来源:新京报  作者:魏铭言  发布时间:2008-04-03  查看次数:1260

  油罐爆炸,如何判断泄漏的化学物质会以怎样的形式,在多大范围内危害周边公众的健康?同一段时间同一个区域,出现群体腹泻症状,如何确定致病源并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祸源”危害更多的人?

  英国健康防护署的布莱恩教授在昨天举行的中英(北京)公共卫生应急研讨会上向大家设问。同时,这也是北京市卫生局在面对突发性卫生事件时所必须考虑应对的。

  奥运促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北京市卫生局应急办副主任高星昨日表示,北京市政府办公会已经做出批准,由市财政拨款5.25亿,建设覆盖整个城市的公共卫生应急网络。预计7月可以投入试运行,届时可以监控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所有急救站点和急救车中的医疗救治状况,并做出分析和应对。

  “整个应急网络,将在奥运前启用。”高星坦承,北京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北京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指挥平台可实时监控事件现场

  高星介绍,应急网络包含四个主要的信息载体和传输体:二级以上医院、120和999遍布全市的急救站点、城市保障救护车和应急指挥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后,在指挥平台上,可以随救护车看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现场,也可以监控到医院内伤病员的救治信息;后方指挥者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传送布署到一线,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实施。

  同时同地多人得病将自动预警

  同一个居住空间,短时间内有多人发热或腹泻,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监测网络将自动进入“预警调查”状态。

  北京市公共卫生监测网络,将在奥运会时,重点监控奥运村、奥运赛事场馆及22家奥运定点医院,对出入人群开展症状监测。高星表示,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监测,将是奥运会前后,北京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面临的挑战。目前,北京市正在购置相关物资储备,提高公共事件中的现场快速检测能力。

  除疾病监测外,食物、饮用水和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状况动态监测也在奥运会前提上行动日程。 (记者魏铭言)

  - 相关新闻

  法国专家指导奥运医疗急救

   昨日,北京市卫生局透露,来自北京23家奥运定点医院、部分三级医院的230位临床医生,将在法国急救专家的指导下,接受为期40天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培训。目前,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人力资源已经初步配备到位,正在分批接受迎接奥运的“战”前培训。

  3月31日,北京市卫生局在安贞医院启动中法合作“道达尔急诊、急救骨干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重症监护、创伤、复合伤、灾难医学等。市卫生局表示,这些学员们将在完成培训后,正式进入“临战”状态,预计最终参与北京奥运会赛事的医疗服务团队将达到3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