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私逐渐被平等的意识取代
2008.8.27---三、四岁的孩子自私期且不喜欢与人分享,这对于那些拥有一个正蹒跚学步、嬉戏玩耍的小孩的父母来说几乎无一例外。不过有个好消息,据一位瑞士学者的研究发现,孩子到7、8岁的时候会逐渐变得无私,并且期望与他人一起分享。
苏黎世大学的恩斯特·费尔对229名瑞士儿童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这个课题深入地探究了儿童从什么时候学会与人分享?从什么时候起平等的观念对他们来说变得比较重要?与陌生人相比他们是不是更愿意与自己认识的小伙伴分享?小孩的年龄大小是否会影响他们与别人分享的意愿?
在这个课题中,研究人员提供糖果给这些孩子并让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做出选择。
在一个名为分享疗法的场景中,有两个选项供孩子选择。选择以:一块糖给他(她)自己,另一块糖给其他的小孩。选择二:两块糖都给他们自己,而不给其他小伙伴。
在三至四岁时,只有8.7%的儿童在这个分享疗法中选择把其中的一块糖果给他们自己认识的小孩。到七、八岁时,45%的孩子选择了与别的伙伴一起分享糖果。总之,据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场景试验的结果中,年龄更大的儿童会更多地选择平等。他们更加希望每件事情都很公平。
例如,在一个名为羡慕疗法的场景中,分别给自己和伙伴各一块糖果,或者给他自己一块给同伴两块糖果,当孩子可以在这两者之间选择的时候,大一点的儿童更多的会选择每个人只分享一块糖果。
这个研究同时表明当儿童逐渐具有平等意识后,他们也将变得更加狭隘。在某些情况下,在学校时孩子与他们的伙伴成双成对,有时即使互不相识他们也会在一起分享。所有年龄的孩子都更希望和与之认识的伙伴一起分享,但是这个趋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明显。
研究人员按照这些儿童的出生日期把他们分成几个年龄段。独生子女比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愿意与人分享。最不喜欢分享的是谁呢?是那些在家中最小的孩子。
这些学者认为,研究平均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对了解人类的进化史十分重要。他们在文中写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平均主义和利己主义有着其深厚的发展根源,儿童时期同时出现的无私分享和自私自利与人类进化论不谋而合,进化论预示了相同的发展进程,在这两者的共同推动下形成了人类的平均主义和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