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青岛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今年上半年的主要传染病防控工作情况,其中青岛上半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比去年同期猛增了5倍,不过目前尚无死亡病例。目前,本市传染病防控措施已调整 ,托幼机构将成手足口病的防控关键,有一个班出现一例手足口病病例,该班将立即停课两周。
19名患者已出院16人 甲型H1N1流感
“迄今为止,全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9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18例,二代感染病例1例,还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青岛市卫生局副局长魏仁敏表示,在青岛发现的18例输入性病例中,学生有13例,工作人员有5例;来自澳大利亚7例,美国3例,韩国2例,智利、新西兰、法国、中国香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1例;1例二代病例为法国输入性病例的感染者。到7月23日,确诊的19例病例中,治愈的有16例,现尚有3位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青岛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针对青岛今后的甲流防控形势,魏仁敏说,目前甲型流感仍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由于病例太多,且病例增加速度快,已无法跟踪新增病例。“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疫情可能持续1到2年,全球约1/3人口可能感染 ,社区暴发流行不可避免,只是时间早晚和程度轻重问题。青岛作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手足口病
病例较去年同期增5倍
根据统计,截至7月20日,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97933例,全省手足口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城市依次为:聊城、菏泽、莱芜、日照、青岛。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44例,青岛尚无死亡病例。
自今年1月1日至7月20日,青岛共报告手足口病10743例,比去年同期(1783例)上升502.52%,已康复10071人,现症病人672人,发病以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为主,报告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占89.02%。
“今年青岛手足口病的流行毒株与2007年和2008年检出的明显不同,其中EV71型病毒占90.55%,而前两年检出病毒以CoxA16为主,占83.37%。EV71型病毒仅占16.63%,这是造成本市手足口病高发的主要原因。”魏仁敏介绍说,EV71型病毒的特点是传染性强,发病急,传播快,持续时间长,易发重(危重)症病例,而人群尚未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这也是造成今年疫情高发、重症病例多的主要原因。去年青岛重症病例仅14例,今年已达380例。
丙类传染病
发病数因手足口病迅速上升
据青岛市卫生局副局长魏仁敏介绍,2009年上半年,青岛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5种共4573例,报告发病数较去年同期下降8.98%。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淋病、猩红热,以上5种传染病占上半年乙类传染病总数的86.4%。
尽管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数却由于手足口病的暴发而迅速上升。今年上半年,青岛报告丙类法定传染病7种共8549例,报告发病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70.57%。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风疹、其他感染性腹泻。
随着夏季的到来,肠道传染病开始增多,自今年5月1日青岛各医院肠道病门诊开诊以来,全市肠道病门诊累计报告腹泻病人5753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54%,其中以细菌性痢疾为主,但由于今年雨水较多,下一步仍然要重点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