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体系的探索

来源:中国急救网  作者:张茂狮|许志建  发布时间:2009-12-20  查看次数:1022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人们珍惜生命重视生存质量的今天,如何减少突发性灾害事故中生命财产的伤害与损失,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也是广大急救工作者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紧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各不相同,西方国家的发展比较早,体系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较为规范,设备配置较为完善和先进。先进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对院前紧急救援极为重视,院前急救早有立法规范,急救、消防、警察都使用“911”呼救号码,救护车在完成救援任务后一般不返回急救站,而是在规定的区域停止或巡回待命,以利缩短反应时间,缩小急救半径;法国经过了30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SAMU)网络,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通了急救热线“15”,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并编制有一整套院前急救的培训教材,每个从业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而且还非常重视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不断加以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德国早在1975年就正式颁布急救法律条文,1992年1月又进行修改补充,现已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制度,其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有3种:急救站系统、Rendezovous系统、特殊的急救系统等,它们在行政上由地方红十字会、地方政府领导而不从属于医院,各县市都建立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急救号码是“110”,和美国、法国一样都十分强调急救中时间的重要性,也就是快速反应。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大中城市建立急救中心(站),其重点是院外急救,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6年11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 ,统一规定使用“120”为急救电话号码,全国各地县以上医疗机构都已建立基本的120急救中心(站),目前发展较为完善的模式有四种:

    1、独立院前急救的华东模式,

    2、单纯指挥调度的广东模式,

    3、 依附较大医院的依托型的重庆模式,

    4、独立的院前院内急救的北京模式。

    各种模式都有其特点,也都能够发挥急救抢救的应有作用。

    从目前国内各种急救体系建设来看,在急救规范管理、队伍建设和设备配置等方面都还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去年SARS的发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体系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它给我国政府和医务人员敲响了警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已迫在眉睫,政府的重视和增加的财政投入是紧急救援体系发展和完善的极佳机遇,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各种模式的规范统一的管理、老百姓及医务人员对院前急救重要性认识、急救立法的配套实施、急救中心(站)建设的规范和制度的完善等均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目前专业队伍的建设,从一定范围内可以说是仅能适应小规模的急救需要,但在应对较大规模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就存在各种医疗资源的局限性,因此在加强专业急救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探索建立一种社会性群众团体的紧急救援体系,在这方面我想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的紧急救援经验,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商讨。

     1、首先,建立多系统合作的交叉式立体紧急救援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其急救中心(站)的建立,在人员和设备的配置上采用兼有医疗急救人员、交警、火警、海警、刑警等综合多系统、多部门的政府行政行为的紧急救援体系。这种救援体系有利快速反应,协调指挥共同参与急救抢救,其优点是:由政府统一行使职权,便于行政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资源,减少重复投资等资源浪费;有利于政府经费的集中投入,不断扩大规模;多方位合作,减少调度指挥的分离和中间环节协调的延缓,指挥更直接,尤其在重大突发灾难性事故发生时有利于上级领导的直接指挥,争取抢救时间;有利于专业化综合急救抢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的提高。我们在急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资源共享问题、经费集中投入问题、部门指挥协调问题及专业化急救抢救的普及问题均能在这种立体交叉式紧急救援体系中得到解决,因此值得进一步探讨。当然,目前我国各部门各系统条块分割明显,要通过政府的行政行为,建立多部门立体交叉体系存在一定的困难,还有业务技术的相互渗透也可能存在问题。

    2、其次,建立群众性的紧急救援体系

    紧急救援的社会性及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群发性,对较大规模的突发灾害,单凭现有的急救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建立一支具备一定医疗抢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群众性的紧急救援队伍作为急救预备力量,平战结合,采用志愿者的形式,通过政府或相关部门组织,投入一定的经费,由急救抢救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平常从事各自工作,一旦突发事件发生,专业急救人员不够时,随时调派志愿者的抢救人员参与急救抢救,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的损伤,保障生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充分发挥社会群体力量的优势,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集体的优越性。


    【作者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急救中心   张茂狮  许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