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健词】 通信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地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急救水平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近年来全国各地统一急救号码、统一急救车调度、统一急救信息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急救网络需要借助于现化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建立一个现化化的急救网络的必要性
淄博是一个组群式城市,辖五区三县,南北陕长且南部山区较多。1992年在区县为单位在各地的区县人民医院和市中心医院开通了八部区域型120急救电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急救的要求的提高,区域型120急救电话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如(1)120急救电话与工作电话联用,形成“一根线、常占线、急死人”的局面;(2)各急救单位各自为战,在遇到突发性重大急救任务时往往难以应付,而其它没有设120电话的单位急救资源却相对浪费;(3)院前急救信息缺乏统一管理,急救信息的统计、分析更是无从谈起。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统一指挥调度、统一信息管理的急救网络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淄博市120急救网络现有“120”专用急救号码、数字光缆有线通讯、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电子地图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受理呼救电话、计算机调度、录音录时、大屏幕显示、电子地图等功能。
2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1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的应用
2-1-1 “120”急救专线电话的接入采用专线方式,利用一条2MB的数字光缆与通信公司(原电信局)相连,可实现20路急救电话同时呼入不忙音、不占线,10路调度电话同时呼出的功能,彻底改变了过去“一根线、常占线、急死人”的落后局面。同时还备用了三部模拟线路,如果2MB数字光缆故障可立即切换到备用线路上,保证了“120”呼救电话正常接入。
2-1-2 宽带网络技术的应用
目前全国各地建有急救网络的地区基本上都实现了指挥中心与各急救站之间的计算机联网,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急救信息的互相传递。很多急救网络采用ISDN或DDN等传输方式,这两种方式带宽相对较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随着急救站数量的增多和急救信息上下互传工作量的增大,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急救网络的需求。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采用宽带网络技术,更能够满足院前急救要求速度快、信息传输量大的要求。淄博市120急救网络利用VLAN建立了急救专网,且100MB光纤到急救站桌面后通过收发器转换到双绞线,再接入急救站终端,保证了急救信息传递的快捷、高效、安全。
2-1-3 VLAN的应用。
120指挥中心与各急救站地理上分布非常分散,这给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带来很多的不便,急救网络的安全性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防火墙来保证急救信息的安全。通过VLAN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VLAN是指通过软件策略将一组物理上彼此分开的用户和服务器按性质及需要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每一个"逻辑工作组"为一个VLAN,这样的逻辑划分与物理位置无关。VLAN在逻辑上等价于广播域。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将VLAN类比成一组最终用户的集合。这些用户可以处在不同的物理局域网(LAN)上。但他们之间可以像在同一个LAN上那样自由通信而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事实上在VLAN技术中,网络的定义和划分与物理位置和物理连接是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相应的网络软件灵活地建立和配置虚拟网,并为每个虚拟网分配它所需要的带宽。这样就把物理上相隔很远的急救站终端划分成一个“逻辑工作组”,独立于外网的任何一台机器,这样不但使网络管理工作更方便,也从逻辑上屏蔽和防止了病毒的入侵,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2-2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2-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的记录各种医疗急救信息,一方面为各种医疗纠纷及其它事务提供事实依据,另一方面完成对急救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为日后医疗急救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淄博市120急救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SQLserver作为整个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建立了若干个急救信息表,如受理信息表(包括受理序号、呼叫电话、呼叫时间、呼叫地址、呼救主诉等字段)、出车信息表(包括受理序号、出车急救站、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病人上车时间、到达医院时间、病人病情等字段)、急救单位信息表(包括急救站名称、急救站地址、急救站专线电话、急救站概况、急救设备情况等字段)、外援单位信息表、急救器械表、急救药品表、疾病名类表、电话库等等。受理台在接收到呼叫时系统将自动读取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如呼救病人情况,最近的急救站等,以便给受理员调度急救车提供依据。受理员手动录入病人的呼叫信息,然后发送出车单,同时把这些信息存入数据库。急救站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提取中心数据库中的急救信息。利用这些急救信息,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各类分类统计,如急救站出车分类统计、急救站的出车反应时间分类统计、受理员的工作量分类统计等等,并形成报表打印。
对于急救站终端对中心数据库的读写权限,根据目前国内急救网络的模式不同而不同。一种模式是急救中心——急救分站的模式,这种模式对急救分站的数据操作权限可适当放宽,但为保证中心数据的安全性和客观性,也要加强急救分站的人员管理,避免操作人员无意或有意的对急救数据的损坏;另一种模式是急救分站依托在各医院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必要对急救站操作员的操作权限加以限制,以保证中心数据库的安全及数据的准确。
2-2-2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又称电子地图系统。目前大部分采用美国MAPINFO地理信息处理软件,把地理信息分成若干个图层,并把这些图层分别保存在MAPINFO表中进行分层叠加显示形成地理信息系统。
GIS能够显示地理位置包括街道、公路、铁路、急救单位、单位建筑、河流、桥梁等等,还可对地理信息进行信息查询和地理定位。如果系统中有114电话库支持,可根据电话库中的三字段实现报警自动定位和生成最佳行车路线功能。但目前很多急救指挥系统中没有114数据库的支持,只能通过电话字头实现对呼叫电话的局向定位,受理员在接到呼叫电话后系统能够根据电话的前三位(或四位)自动定位,然后再利用电子地图提供的漫游功能精确定位呼叫地址。如果呼叫用户是移动电话用户或小灵通用户,在没有实现移动电话基站定位之前,只能通过漫游功能对呼叫地址人工定位。
电子地图在受理席上可实现一机双屏功能,受理员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电子地图熟悉所辖急救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这样在指挥调度工作中大大缩短了调度时间,为更好的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总之,急救网络是日常急救和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的反应中枢,是医疗急救、灾害事故救护车调度、急救信息管理的工具。要想把急救网络建设的更好必须更好的借助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对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会使急救网络更快捷、更准确、更科学。
【作者简介】 山东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 袁海 指导: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