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毒豇豆’事件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食品安全监管应该延伸到田间地头。”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向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将食品安全监管延伸到“田间地头”的建议》,呼吁相关部门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关口”前移,堵住食品污染的源头。
“从多个地区、多个城市在同一时间段发现来自同一产地的‘毒豇豆’事件来看,这不是偶发事件。这一事件,无疑是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又一次警钟。”王填认为,从苏丹红到吊白块,从甲醛、三聚氰胺到在肉类制品等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被滥用的添加剂,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发生在种植、养殖和加工环节。因此,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要改变监管方式,食品安全的监管环节应该尽量前移,要在源头,即对农作物生产环节和制成品的原材料及其上游加强监管。也就是说,有问题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不许流入市场,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出厂,在产地和加工车间就被封杀,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毒食品流入市场的可能和风险。
王填同时认为,从食品的生产、销售的时间上来看,源头(生产)环节是个时间较长的链条,有利于职能部门的监管。而销售环节时间比较短,销售行为是一种分散行为,有毒食品一旦销售出去,收回、销毁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仅仅放在销售环节,不仅无法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一旦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善后处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为此,王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农产品检验、检疫力度,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强化生产源头的质量监管。突出抓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建立遍布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检测制度,落实编制、人员、经费,通过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兽药残留、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等专项整治工作,堵住食品污染源头。同时,农业、畜牧、饲料部门要加强种植、养殖、饲料生产过程监管力度,可参照欧盟要求在农业大省率先制定饲料抗生素添加剂禁用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