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七成医疗纠纷由第三方调解成功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8-27  查看次数:482

   “医生是跟我们说过,肚子里的恶性肿瘤切掉以后,可能会出现积液。但要是在手术的时候就插上引流管,积液不就不会在肚子里留那么长时间了?”昨天上午,杭州市医调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某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门口就听到了患者激动的声音。

“忙啊,送走一拨又来一拨。”自今年6月1日,杭州针对医疗纠纷设立民间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会)以来,包括负责人钱红旗在内的5名专职工作人员就没闲过,仅昨天上午,就接待了4起医疗纠纷的访客,中间还接了4个咨询电话。

为患者索要到190多万赔偿金

富阳人方伟(化名)今年30岁,如果一切顺利,他们的宝宝现在应该满百日了。然而,不幸的是,宝宝出生几个小时后,就匆匆告别了这个世界。

调解这起纠纷的沈瑞润说:“今年5月,方伟陪妻子到某省级医院生产,可宝宝出生后才几个小时,医生便告知宝宝可能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已抢救无效死亡。”

听到这个噩耗的方伟顿时失去了理智,认为这是医院的过失,要求赔偿人民币17万。

“他是6月份向我们提出申请的,之前也跟医院交涉过多次,但双方都没谈妥。”老沈说,最终,医调会调看了有关诊疗记录,认为医院在医疗上并无过失。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医院愿赔偿患方7500元。

方伟最终接受调解。

调解成功一起医疗纠纷非常不容易。“先是要分别找医患双方谈,然后又要把双方凑在一起谈,谈到一定程度还得让他们回去消化下,接着再约时间继续谈。我们这5个老娘舅当得折腾啊。”虽然累,不过看到调解成功,钱红旗很欣慰。

截至昨天,医调会共接来电329个,来访746人;共受理58起医疗纠纷,其中42起已调解成功。截至7月底,为患者成功索要到190多万赔偿金。

医患沟通多一点,纠纷少很多

对于江西人阿芬来说,生孩子是她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某省级医院的一个手术,让她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于是,夫妻俩把医疗纠纷申请交到了医调会。

沈瑞润说:“阿芬今年31岁,因为得了不孕不育症,才与前夫离婚。再婚后,她到处治疗,想帮现在的丈夫生个孩子。”

几个月前,她抱着一线希望到某省级医院通了输卵管。可万万想不到的是,不久后双侧输卵管发起炎症,为了保险起见,医生建议将输卵管切除。

“阿芬现在的丈夫没什么文化,连字也不怎么会写,他以为切除输卵管不影响生孩子,就签字同意了。手术很快做好。”老沈说。

直到他们回家听朋友说,输卵管切掉后永远生不了孩子时,两人这才恍然大悟。在医调会调解时,阿芬夫妻俩还哭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从程序上看来,医生在手术前已征得患者家属同意,没什么问题。但要是把手术的风险和后果都讲清楚了,病人和家属也就不会去闹。”老沈说,在他们近期所处理的医疗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出在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