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八个 世界预防自杀日,记者走进校园进行采访
9月7日,长治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宿舍,一名刚入学仅3天的大一新生,从四楼跳下,不幸身亡。9月8日上午,运城市一所中学内,一名从该校毕业刚升入高一的女生从9楼跳下,当场死亡。
9月,是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两条年轻生命的殒落,两家人的痛不欲生,使这个9月多了不少悲情。
据了解,自杀目前已成15-34岁年轻人群的第一大死因。9月10日,是第七个 世界预防自杀日。为了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排除自杀隐患,9月7日,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们,在学校开展了以“热爱生命·珍惜家人·心存感恩”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心理辅导。
新生入学 心理辅导及时介入
9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山西职业技术学校,与学校的32名同学,一同体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们特意准备的心理辅导。
中心主任王艳,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前几年,一到开学就有不少新生退学,还有的新生出现厌学、自暴自弃的状况。其实,这些表现就是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征兆。“专科学校不如本科,孩子们难免产生消极心理,但我们通过心理干预,完全可以预防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从2006年开始,王艳带领中心老师,每年在开学之初,都会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和各种心理辅导。通过不同心理游戏的体验,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生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记者体验 模拟失去重要东西
7日下午14时许,体验活动开始。王艳老师让大家围成一个圈坐下来,玩了一个名为“刮大风”的互动游戏。“刮什么风?”“刮戴眼镜的风。”
得到指令后,戴眼镜的同学立即跑起来,换位置坐下去,如果谁最后一个坐下,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学小刘没有抢到座位,她很害羞,不知道该表演什么节目。“唱个歌吧!说个方言也行!”老师、同学一起鼓励她。小刘说了一句吕梁方言,大家都没听懂是什么意思,王艳老师说,“这就对了,就是要你们听不懂。”几轮游戏后,同学们渐渐放开了,被抓住后,有的唱歌、有的讲笑话,陌生的同学之间很快互相熟悉彼此。
接着是模拟情境环节,王艳让大家分成两组,让大家静静地冥想,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五样东西是什么。亲人、朋友、爱情、事业、信念……同学们静静地写在纸上。教室里静悄悄地,王艳老师充满感染力地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情境,“假如你遇到了一次困境,必须割舍其中一个,您会怎样选择?”同学们犹豫了,哪个都不忍心划去,但选择是必须的。
随后,困境一次一次出现,大家必须一次次割舍。开始时,记者觉着,这不过就是一个游戏,又何必在意,于是轻易地划掉了财富、时间、爱情。虽然下笔并不犹豫,但每次下手,心中仍不觉滑过一丝酸楚。第四次困境来了,面对朋友和亲人两项,记者拿着笔,迟迟不忍落笔,想到会失去其中任何一个,眼泪不觉在眼眶中打转。
这时,许多同学已经泪流满面,有的学生甚至大哭出来,大家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中最重要东西离去时的悲痛与哀伤……
学生感受 不要轻言放弃生命
模拟情境结束,老师开始组织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同学小李激动地说:“我要努力奋斗,不让模拟情节成为现实。”在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中,亲人是同学们最无法割舍的重要财富。
看着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爱,同学小张哭得泣不成声。原来,他的父母是残疾人,他因此特别地自卑,但当他听到另一名同学的父亲已经因为车祸离开人世时,他发觉自己并不是世上最悲惨的人,反而还能给予那名同学安慰。
活动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困惑,说出压抑在心中的苦闷,每一个说出来的同学,都会得到大家关爱和温暖的目光,听到大家鼓励的话语。
同学们拥在一起高兴地跳着兔子舞,又聚在一起唱《感恩的心》。
活动结束后,同学小马告诉记者,他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全是灰色的,已经生无可恋,但通过参加活动,他发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自己需要珍惜的东西,“我会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会积极努力生活。”
王艳说,“就是通过模拟失去生命中的重要东西,让大家体会到生有可恋,不要轻言自杀,其实,死很容易,而生却是一种勇气和责任!”
消极情绪如何排解还在人为
为何新生容易产生极端情绪呢?
王艳说,她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发现,每年9月都是学生情绪波动的时间段,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新生可能会因为考试失利,没有进入到理想的学校感到沮丧;其二,现在许多学校的招生宣传都很好,但和实际有差距,容易给新生造成心理落差;其三,有的学生因为在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结果被分到不喜欢的学校、专业,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王艳说,新生入校后,首先应该找到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位置,当自己觉得有消极情绪难以排解时,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除此之外,新生可以通过找老乡、找学长等方式,建立自己与学校的联系,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学会适应环境,自我调整心态。
本报记者 安晓奕
世界预防自杀日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 “ 世界预防自杀日”,首个“ 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为 “自杀一个都太多”。
有数据表明,自杀已成为世界人群死亡的一个重要死因。在我国,自杀已经成为死亡人群的第5位死因,是15岁至3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