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有关部门近日对该校组建的国家救援医疗队、卫生列车医疗队两支应急救援力量进行了一次实兵拉动,全体队员按规定时间地点齐装集结,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全面检验。
该校瞄准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需求,按照应急救援队伍建制化、教学模块化、训练常态化的思路,构建起平战结合、军民融合的综合应急卫勤救援体系。他们以附属医院为平台,抽组数百名业务骨干、投入数千万元加强应急机动救援力量的装备、器材和药品库建设,先后组建了国家救援医疗队、机动卫勤分队、高原医学、“三防医学”、卫生防疫及心理救援等16支应急救援力量,与地方联合筹建了平战结合的核事故和化学事故两个救援中心,成立了战创伤救治、高原卫勤保障等5个救援专家组和协作组,对骨干队伍实现了建制化管理。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教育训练需要,学校组织力量编写10多部相关训练教材,增加灾害医学、反恐、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内容,加大水上救护、机动伴随保障救护等训练力度。研制20多种可用于平战时应急救援的战创伤急救器材,建成战创伤救治、创伤护理等6个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按照拉得出、救得下的标准,他们每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临床技能、野战救护等救援训练,形成了一套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加强日常训练的机制,卫勤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该校的16支应急机动救援力量和两个救援中心先后经受了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等重大行动的考验,在驻地天然气井喷、氯气泄漏和公交车燃爆事故等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