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有限的县级政府应急管理如何从容展开?这是必须答好的一道题。乳源瑶族自治县党委政府屡屡在突发事件中打磨锤炼,用“主导者”“指挥者”“观察家”“协调者”“思考者”五个关键词写出了自己的精彩答卷。
事中:危机处理的主导者和指挥者
2010年10月18日深夜,瑶乡乳源一片安宁沉寂。
23:32,刚刚睡下的瑶族政府办副主任、县应急办主任周裕生被电话铃声吵醒,电话是交警大队打来的。在省道249线发生5车连环相撞事故,一辆小汽车起火,已经确定有3人当场死亡。
周裕生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他意识到这是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立刻一边用电话向领导汇报事故情况,一边出门赶往现场。这一晚对于乳源的许多领导干部来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车祸现场惨不忍睹,起火的小车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
不到一个小时,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梁健、县长邓建华都赶到现场,召集交通、公安、医疗部门,召开现场会、组织事故救援、展开事故原因调查。
次日凌晨,全部伤员都已经在医院接受治疗。在交警部门完成必要的调查取证后,道路再次恢复通畅。如果不是路面上残留的痕迹,清晨路过的乳源市民也许不会发现这里刚刚发生过惨烈的交通事故。
然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政府协调医院安排好伤员的救治工作,全部资金暂由政府出钱垫付;交警部门抓紧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应急办人员负责安顿好死者和伤员家属,之后再协调死者丧葬、火化等事宜。
“在突发事件到来时,政府要当好危机处理的主导者和指挥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梁健对《南方》杂志记者说。
然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乳源默默扛下了不少压力。
记者在一份来自乳源县医院的报告上看到,由于肇事车辆所在公司不予配合,仅“10·18”特大交通事故,乳源县就垫付了高达137342.9元现金,且“短期内很难讨回”。在一份县殡仪馆关于“10·18”特大交通事故中死者尸体冷藏、火化费用的请示批复中也无奈地写着“暂时挂账”四个字。
周裕生说:“在肇事方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乳源为他们垫付医药费、丧葬费的情况并不少见。”据估算,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抢救伤员和安葬死者,乳源县要垫付将近50万医疗费和丧葬费,这对于一个欠发达县的财政不是一个小数目。
到记者采访时,“10·18”交通事故中的死者家属已经回到湖南老家,除了暂时垫付的医药费和挂账的丧葬费还没有要回来,这一次特大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基本结束。
事前:敏锐的观察家和理智的协调者
突发事件爆发前进行预判,未雨绸缪,对抢得应对先机十分重要。时间回溯到2008年1月24日。这一天下午,梁健从乡镇考察回来,到乳源县城已经是晚上5点多了。刚进县城,他就发现县城并不宽的马路上停了很多外地车辆。一问之下,才知道京珠高速公路大桥段又结冰了。
其实,大桥段地处深山,冬天道路偶尔结点薄冰很正常,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就化了。可这一次,梁健心里感到隐隐的不安。他想起天气预报报道的强冷空气过境的消息,又联想到时间已经临近春节,立刻对身边的人说:“走,我们去看看。”
这一看,令梁健和同行的干部都倒吸一口凉气。在距离京珠高速公路出口还有5公里的地方,汽车已经无法前行,公路上挤满寸步难行的汽车。装满水果的、载满汽车的大货车比比皆是,更多的是满载归心似箭的男女老少的大客车。车辆很久没有挪动一步了,引擎却还执拗地“扑哧”“扑哧”地运转。
看到这个场面,又从气象台了解到第二天高寒山区仍然阴天有小雨,最低气温零下4度,梁健几乎是在一瞬间就作出决定:立即赶回县城,召开救助滞留旅客紧急会议,制定救助方案!
当晚11点,在紧急会议上,党委政府决定全力救助滞留旅客,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
当时,乳源境内滞留旅客近5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急需大笔物资。在这种情况下,梁健和班子成员大胆决定,将全县所有大小超市的物资统统买下,用于救灾。这批价值35万元“砸锅卖铁也要买”的物资一时间给县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1月25日,那场令人刻骨铭心的冰冻灾害在寒风冷雨中咆哮而来。
事后干部们回想的时候,发现如果当时不是提前预见到灾害的发生,并且提前通过非常手段储备了一批救灾物资,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大的灾难发生之前,哪怕早一分钟预判到灾害的发生,都将挽救无数的生命财产安全。”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段华明在评价乳源抗击冰灾的成功时,说了这样的话。
“大灾之中,政府掌握最全面、权威的信息和资源,必须做敏锐的观察家和理智的协调者,这是其他人、其他组织机构无法做到的。”采访中,梁健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事后:深刻的思考者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爆发性、短时性,但应对起来却并非旦夕之功。
今天,美丽的南水湖湖水清澈,湖面宁静,一派世外美景。湖边驻足流连的游客三三两两,享受身心放松在大自然中的惬意。
他们也许根本无法想到,这里同样曾令人心惊胆战。
2009年2月5日上午8点多,广东粤电南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职工王先生像往常一样在大坝上巡查,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一夜之间,大坝前约200平方米的水域布满了绿油油的东西,像绿色的沥青,黏糊糊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先生记忆犹新。
当天下午4点,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接到南水公司的报告后,立即安排环保监测人员和有关专家赶赴现场检测。经检测发现,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发,面积多达500亩。
2009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二,蓝藻事件爆发第三天,当千家万户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时,梁健就在南水大坝上召开了南水水库整治工作现场会,对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很快,通过抛撒石灰粉,投放鲢鱼和发布南水水库实行实禁渔期通告等办法,有效控制了蓝藻在库区的蔓延,水质在接下来的治理当中逐步恢复。
据介绍,两个月后,南水水库水质已经清澈,符合饮用水标准。
然而,这次的污染事件给南水水库敲响了警钟,引起乳源党委政府的深刻反思。作为广东省内第三大水库、乳源县饮用水源和韶关市备用水源的南水水库,其水源安全关系到千万群众的饮水生计,不容有失。
为什么会爆发如此严重的蓝藻危机?
原来,为解决南水水库移民脱贫问题,1995年,乳源县龙南镇政府(现东坪镇)利用南水水库得天独厚的水资源,采用网箱养殖的方式引种养殖三角鲂等优质稀缺鱼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00年南水水库“网箱养殖三角鲂”项目被广东省政府列为“一乡一品”之后,农户纷纷上马网箱养殖项目。
经过短期快速发展,南水水库不仅成为乳源县无公害渔业养殖基地,也成为广东省较大规模的淡水网箱养殖基地之一。然而,快速发展的网箱养殖直接影响了南水水库水质。农民们在增收致富的喜悦之下,将可能存在的水源安全隐患淡化了。
在水源安全和增收致富之间,乳源人毅然选择了前者。
为推动南水水库围网养殖清除工作,2009年12月15日,乳源县政府印发《南水水库网箱养殖设施拆除补偿方案》,要求在2010年10月31日前完成养殖网箱全部清除任务。
日前,记者在乳源了解到,目前绝大部分水产养殖户在政府的扶持下,已经转向食用菌、生姜、果树等种植生产,成功实现转产。
思考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未雨绸缪。乳源,这个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践中反复锤炼的瑶族自治县,正经历着从应急管理理念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成长。
“传统的突发事件管理建立于行政与政策管制基础之上,多以行政手段来应急,减灾管理多为信息控制和社会强制。现代风险管理,是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框架下有序规范进行,依法防灾减灾。”经过多次与突发事件的正面过招,梁健的体会十分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