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我国海啸预警防范机制仍落后发达国家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22  查看次数:676

  3月11日下午,“海啸正在吞没仙台”的消息,以直播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网站上。人们在后来的视频中还看到,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岩手县釜石港“世界第一防波堤”不堪一击。

  对正在扑来的巨浪,民众束手无策。已习惯与地震相处的他们,自家房屋未被这次日本迄今震级最高的9.0级地震夷平,却被波高10米的海啸摧毁。

  巨大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袭击了日本东北部沿岸数十座城镇和乡村。巨浪将房屋、车辆、集装箱和居民卷走,将港口停泊的船只推向陆地、撞毁建筑物。

  日本警察厅18日宣布,截至当地时间19时,因大地震和海啸而遇难的确切人数(按收容遗体计算)为6911人,接到的失踪者报告人数超过10316人。由于宫城县南三陆町等地仍有人下落不明,预计遇难和失踪人数会接近3万人。日本媒体说,“遇难者多数死于地震引起的海啸。”

  “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和海啸,他们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防范。比如日本的建筑,其防震做得很好。但地震能防,海啸防不住,因为水的力量太大了。”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这样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于福江,被媒体推为“中国海啸预警研究第一人”。在他扎进海啸预警研究的1992年,国内几乎没有他的同行。

  “即使做到最好也还是有缺陷的”

  海啸,属海洋灾害之一,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在所有的海洋灾害里,按死亡人数来说,海啸和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于福江说,一些人会把海啸与风暴潮混淆。实际上二者的成因是不同的。风暴潮是由强风特别是台风引起的。

  在深海大洋,海啸波以每小时800公里以上的速度传播,但波高只有几十厘米或更小。然而,当海啸波移近岸边浅水区时,波速会减慢,波高陡增,可形成十数米或更高的“水墙”。

  “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将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于福江说,即使波高只有3~6米的海啸,也极具破坏力,可造成严重伤亡。

  此次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其波高更是达到了10米。在它面前,位于日本岩手县釜石港的“世界第一防波堤”,显得那样地单薄无力。海啸穿过防波堤,釜石市整个市区遂被海水吞没。

  这个防波堤的建设耗时近30年,在2009年建成时,已经前后投入约1220亿日元(约15亿美元)。建成的当年,就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大最深的防波堤”。

  除沿海海堤等基础设施外,日本的海啸预警系统也居世界前列。据于福江介绍,日本的海啸监测是世界比较先进的,其海啸监测队伍的素质也很高,特别是其具备将预警消息迅速发送给沿海居民的能力。他评论说:“日本的海啸预警和防范在世界上数一数二。”

  那么,代表全球领先水平的日本海啸预警和防范系统,为何对此次海啸无能为力?

  “一是此次海啸规模太大,二是发生地离海岸太近。”于福江分析说,这意味着,大地震一发生,海啸可能10分钟就到达岸边,即使日本预警系统非常先进,但也根本来不及疏散,所以仍然损失惨重。

  他解释说,“水的力量非常大。比如,如果同样的速度,水的力量将是空气的1000倍,所以,海啸到了岸边其冲击力很强,遇到什么推倒什么。只要有人、有建筑,夷为平地那是肯定的,不像地震,只要房子结实就倒不了,而海啸就会全部将其毁灭。”

  针对日本在此次海啸中蒙受的巨大损失,《纽约时报》刊文说:“人类防护和预见能力终有局限,日本已连续多年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抗震抗海啸的技术,即便如此,这次大地震仍然让日本饱受折磨,也显示了人类即使做到最好也还是有缺陷的。”

  “在海啸研究里,不讲预报,只讲预警”

  为了在与海啸的竞跑中赢得先机,人类已经奋斗了数十年。

  于福江表示,海啸预警是海啸灾害防范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没有预警,大家不知道这个信息,那就是等死。”

  他说,在海啸研究里,不讲预报,只讲预警。“一般而言,预报是指事情没有发生,去预报它将会发生;而预警是指海啸已经发生,人类根据海啸的传输特点,通过模拟和计算,打一个时间差,以尽量减小其损失。”

  具体而言,即根据靠近震源的海啸浮标或其他观测设施及时观测到海啸波,并依据多个观测点观测到的海啸波强度和分布特点,结合数值预报,对遥远的近岸的海啸波到达时间和强度作出预报,从而发出预警,方便居民撤离等。

  然而,在大地震后如何迅速、正确地判断其是否会激发海啸,仍然悬而未决。难点之一即在于,并非所有的大地震都会引发海啸,比如,目前太平洋地区仅有1/4左右的海底强震(震级大于7级)会产生海啸。

  国际上首个海啸预警系统创建于1949年,主要是针对阿拉斯加海啸那样的灾难。1946年,阿拉斯加发生的9.2级地震引发海啸,致使夏威夷等地受到严重损失,美国开始着手建立海啸预警系统。“其他国家大多认为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并没有采取相呼应的行动。”

  “直到1960年爆发的智利9.5级大地震,才使不少国家感觉休戚与共。”于福江说,1960年的智利地震比此次的日本地震还高0.5级,这0.5级意味着其力量大了近10倍。很多国家知道智利地震了,但并没有料到地震会影响到本国。于是,在大约10个小时后,七八米高的海啸使夏威夷死了很多人;而在大致22个小时后,一个六七米高的海啸铺天盖地来到日本,再次造成大量伤亡。“这个情况使各国大为震动,国际上开始开会讨论怎样共同防范海啸。”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的牵头下,一个覆盖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成立,包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等多个成员先后加入。

  于福江告诉本刊,海啸是一种小概率事件,90%以上的海底地震不会引发海啸,所以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遇不上一次海啸,但是一旦发生一次,那就极有可能是百年大灾。

  本世纪以来,世界已经发生3起大规模的海啸,分别是2004年印度洋9.1级地震引发的海啸、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今年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

  应属“小概率”事件的海啸为何近年频发?于福江坦言:“原因还真说不清楚。”

  中国的进展和待补的短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多次在近海监测记录到海啸,如1969年发生在渤海中部的7.4级地震引起的海啸、1988年菲律宾北部发生的地震海啸、1992年海南岛南端的海啸、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海啸、2006年台湾南部7.2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其他一些越洋而来的海啸。于福江说,“这些海啸的能量都比较小,损失并不大。”

  “与日本相比,中国发生大规模海啸的概率肯定是低的,但仍有一些地区存在一定的风险。”于福江说,比如,菲律宾吕宋岛西侧的马尼拉海沟容易引发比较强的地震,如果真的发生强震,那会对中国的南海地区,特别是珠江口造成影响。

  1983年,中国就加入了国际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但在于福江看来,“我国真正重视海啸预警是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之后,那次海啸造成30多万人死亡,触目惊心,我国遂开始成立单独机构研究海啸预警。”

  这个机构就是于福江所在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又名国家海洋预报台。

  于福江说,中国为应对海啸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

  其一,完善监测系统建设。观测系统类似于“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沿海100多个台站在改造前,测潮位的间隔是1小时一个,这个频率会让海啸漏过去,现在将其改造成1分钟测一个数,海啸波就能被观测到了。另外,我们在南海布了2个海啸浮标。”

  其二,加强海啸预警技术。“我们自主研发的海啸预警系统,在软件上跟其他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我们的计算速度比别人更快。”

  他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海啸预警与防范还需要加强。

  比如,海啸监测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海啸浮标是观测海啸最有力的装备。目前美国拥有40多个海啸浮标,且在近10年间投入10亿美元用于建设观测、预警、卫星通讯系统。中国与之相比仍有差距。

  又如,灾情分发系统建设还不够充分到位。灾情分发系统又被称为海啸预警的“最后1公里”,“灾情分发如果到不了政府和老百姓手里,前面的一切工作等于零。”于福江说,目前能够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把信息快速递送到有关部门,但在公众服务方面,还主要是借助电视、广播、微博等,“但敲锣打鼓等传统方式的疏散,还是需要强化。”

  再如,防灾减灾文化的教育宣传尚显滞后。“我国防灾减灾进校园、进社区等都做得还不够。对青少年群体而言,应对地震海啸灾害的知识还比较欠缺。而对社区来说,一旦灾害发生,如何管理帮助居民疏散,也还需要制订完备的既定措施。

  于福江特别提到,由于地震海啸这样的灾害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国家在作发展规划时不仅需要考虑海啸的影响,还要使我国海边的工程设施、大型建筑都严格按国家标准来建设,不能容许“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情况存在,必须预先估算建筑工程能够抵抗什么程度的灾害。比如,沿海要发展,就会围填海,这就有可能受到海洋灾害的威胁。因此,沿海产业的布局一定要经过海洋灾害的有关评估。

  “说穿了,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是一对矛盾,关键是如何在防灾减灾和经济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与海啸打了近20年交道的于福江这样总结他的工作:“人不能跟天斗。人类能做的只是在这个大前提下尽量把防天灾的工作做好,把天灾造成的损害减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