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应对危机,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应对各种危机、战胜各种灾难的奋斗史。当今世界,人类发展面临的希望和机遇增多,同时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加。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相互交织,重大灾难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活动增加,民族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不断,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危机及突发事件,成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坚持把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作为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危机,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任务,围绕应急管理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即“一案三制”建设进行了不懈努力,开展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应急管理思想理念不断明确,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法制得到健全,应急管理队伍体系已经形成,应急管理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明显增强。
由于国家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使我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动员能力、反应能力、处置能力和恢复重建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在预防和应对各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包括及时、有力、有效地应对了破坏力极强的地震灾害和极端气候灾害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体制转换、结构调整、保护环境、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等多重压力,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难以避免,公共安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应急管理工作形势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认真研究探索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律,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应急管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继续全面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以提高全社会应急管理综合能力为主线,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为重点,以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预防体系、综合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等为主要内容,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体系,使全社会预防各类风险和危机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水平显著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