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直接导致广州海鲜零售市场受到重创。广州市面零售的海鲜到底有没有核辐射?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消费者。然而由于监管环节处于分段监管的状态,一时又很难找到确切的部门负责。
海鲜市场不查辐射
“海鲜的销售每况愈下,有时一天都卖不出一条鱼。”18日,东川新街市的一家鱼档档主愁眉苦脸地表示。而另一边,一名销售冰鲜鱼的档主说:“自从日本地震后,冰鲜鱼的销量就急速下滑,现在日均销量只有日本地震前的60%。”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多家广州市内的海产档发现,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往人流较旺的海鲜档,如今成了菜市场里最冷清的地方,不少海鲜档主惟有打牌消磨时间。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担心海鲜有辐射,不敢购买。目前,广州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黄沙水产市场是广州肉菜市场和超市鲜活海鲜的主要批发地。该市场负责人表示,并没有针对海鲜做相关的核辐射检测,因为“我们的水产不是来自日本海域的”。
而多家从广州鱼市场购进冰鲜鱼的档口,也只能向记者提供甲醛的检测合格证明。
“日本的核辐射污水排放到海洋里,现在我们担心的不但是进口的海鲜,即使是国产的海鲜也有可能有问题。我们就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站出来给一个答案。简单地描述,假如市民到市场买鱼,就要看到这条鱼的相关核辐射检测证明,是安全的,我才能买。可是现在看不到。”市民王先生的话,说出不少市民的心声。
各部门都说管不着
对于市场销售的海鲜,到底谁能提供相关的核辐射检测证明?接受采访的多个部门都对此作出了回应,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广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环保厅的辐射监测中心负责全省辐射环境中的放射性监测、核电站场外核事故应急监测、电磁核辐射环境监测等。涉及海洋的部分,则包括检测海水是否受到核辐射。“海洋污染、海产品是否安全应该由海洋局和检验检疫局来管理吧,海洋局也下设了相关的环保监测部门。”这名负责人说。
对此,广东省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18日回应,对海产品生产环节的核辐射检测目前由国家局统一部署,“我们没有独立的检测力量,目前在配合国家局的工作”。
而平时负责市场流通工作的工商部门相关人士透露,流通环节的例行抽查一直都在做,不过辐射检测很专业,需要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才能完成,“老百姓应该留意国家和省对于各种流通产品的辐射含量的权威发布”。
广东检验检疫局则表示,该局严格执行该要求,各分支局密切关注3月11日后从日本离境或过境的食品,特别是在放射源地区生产或经过放射源地区的食品,并要求启动日报制度,每天报送上一日日本输华食品进口情况。
可是,现在在市场销售的海鲜很多不是进口的,对国产海鲜又该如何检测呢?
广州市农业局负责人18日回应,检测核辐射的项目已经超出了农业局对农产品的检测范围,“我们没有相关的检测力量,也没有承担核辐射检测的职能”。另外,该局负责人透露,检测核辐射的仪器非常昂贵。他表示,相关检测应由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负责。
转了一圈,问题又回到了起点。
根源在于分段监管
从采访的结果看,很多部门都在各自做着监测工作。可是,为什么最直观的答案却一直没能找到?
18日,羊城晚报记者联系到广州市食安办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解释,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实行分段监管。海鲜产品,进口的就归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监管;国产的养殖产品就归农业部门和海洋渔业部门监管;流通到市场就归工商部门监管;加工过的海产品归质量检测部门监管;上了餐桌归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管。
“在广州,食安办就是起到协调各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责,没有检测和执法的权力。”该负责人表示,对于目前老百姓的担忧,广州市食安办将尽快下发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注意加强核辐射的检测。
他山之石能否效仿?
对于以上部门的答复,有市民提出,为什么不能学习一下外地的做法?
有媒体报道,日本排放核废水入海,冲击台湾民众对深海鱼消费的信心。尽管各渔港每周抽检渔获,但价格还是下跌将近一半。对此,屏东东港鱼市场近日启用辐射检测器,对入港渔获全数检测,当场证明渔获零污染,希望把价格拉回日本地震前水准。
据报道,在现场,相关人士拿着掌上型检测器,对着渔获一一扫描,渔会员工清晨展开作业,就是要确定所有送进渔市场拍卖的渔获,没有遭受辐射污染。
市民期盼买得放心
对爱吃海鲜的广州人来说,当前的情况确实非常尴尬。
“现在海鲜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混沌,我都搞不清楚面前的鱼到底有没有问题,怎么敢买。”经常买海鲜的陈女士对记者表示,“我们家是老广州,可以说没有海鲜不欢。但是,现在非常痛苦的是海鲜摆在眼前不敢吃,要是相关部门早日给市场的海鲜检测核辐射的含量,给出证明让我们买得放心就好啦。”
而不少商家也表示,“没想到,日本的核辐射对海鲜的销量影响这么大。我们的生意不好做,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给出海产品的核辐射检测证明,否则市场的恐惧心理一日不消除,损失还会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