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科学检测全程监控 切实保障首都食品安全

来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24  查看次数:667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就“科学检测,全程监控,切实保障首都食品安全”发言。全文如下:

  国务院召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现将北京市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风险监测机制

  一是完善监测体系。全市设立3000个风险监测点,各监管部门年监测食品样本12万个,生产经营者年自检样本18万个,覆盖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和可能用于高风险食品生产的250余种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

  二是提高风险发现能力。建立了包括3000余种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数据库。集成装备了食品移动实验室和48辆快速检测车,研发应用了检测箱和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快速诊断试剂盒。

  三是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对110家国内外食品相关组织、媒体发布的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线索进行监测,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加强抽检控制。对检查中发现的添加剂含量超标或含有非法添加物的食品,在半小时内发布下架退市信息。

  二、构建全程监控体系

  在食用农产品环节,继承巩固奥运成果,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特别是对奶牛养殖散户入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奶站建设进行补贴,严查添加违禁物质,保证生鲜乳收购环节的质量安全。

  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严格落实添加剂生产许可和使用申报制度,全面落实企业按批次检验、质检部门每周抽检三聚氰胺的制度,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

  在食品流通环节,加强食品添加剂销售、运输、仓储的管理,切断非法添加物的供应渠道。与各省区市政府携手,对检出违禁物质和添加剂含量超标的食品及违法经营者实行严格的退市措施。

  在餐饮服务环节,积极推行食品添加剂计量和采购索证制度,依法严惩在餐饮加工中添加非食用化学物质或采用非食品原料加工产品的行为。

  三、构建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基层组织网络。动员320个街道乡镇、上千个居(家)委会、近万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广泛排查非法添加物隐患,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网络。

  二是完善责任体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管理责任以及部门和属地监管责任,实施非法添加物责任倒查。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将工作成效纳入部门、区县政府绩效和领导班子考核,对未完成整顿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构建信用体系。建立了49个部门联网的食品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归集、公布食品经营者的信用信息并永久保存。对纳入“黑名单”的企业限制在京投资,相关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制”的有力约束。

  四是完善标准和法规。修订《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加大对向食品中违法添加化学物质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工作中构建的长效机制纳入法制轨道。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食品生产经营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农业部对北京“瘦肉精”样品监测连续8年检出率为零,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全市食品安全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结合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