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到“十二五”末我省将初步建成以商业储备、能力储备为基础,以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在突发事件时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地确定应急储备物资种类规模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物质基础,是提升应急管理综合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保障性工程。
到“十二五”末,我省将初步建成以省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以市、县(区)两级政府储备为支撑,以商业储备、能力储备为基础,以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努力提高全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各类灾害灾难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地将针对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本级应急储备物资的种类和规模,明确本地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
鼓励家庭储备个人基本应急物资
我省各级政府将按照“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实物储备与能力储备相结合”的要求,全面推进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政府储备以利用现有社会仓储能力代储为主,商业储备以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经营企业实行最低库存管理为主,生产能力储备以扶持重要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保有必要生产能力为主。
《意见》还特别指出,在建立应急储备体系过程中,倡导全社会积极捐助、捐赠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并鼓励家庭储备个人基本应急物资。
我省将积极探索建立应急状态下的军地协作机制,跨部门、跨区域合作机制,公路、铁路、航空联动机制。通过完善民间应急物资和运输能力紧急征用和补偿机制,将各类有效社会资源纳入全省应急物资动员保障体系。